在集体意识中凝聚奋进力量

党建园地

2024-09-12 16:12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集体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原则,具有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重要作用。
    
  对内蒙古而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凝心聚力办好两件大事,必须切实树牢集体意识,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02
    
  将个人融入集体汇聚成磅礴力量,以“大我”超越“小我”,一直以来为中华儿女所普遍认同。
    
  在中国人看来,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周易》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吕氏春秋》的“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淮南子》的“乘众人之智,则无不任也;用众人之力,则无不胜也”,以及口口相传的“人心齐、泰山移”“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朴素道理,无不体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集体主义的追求。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积极弘扬者,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集体主义的精神内核,将之贯穿于党的百余年奋斗之中,成为我们党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原则。
    
  回首百余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我们党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无不闪烁着集体主义的光辉。
    
  抗战精神、北大荒精神、抗洪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诸多精神瑰宝,正是中国人民集体主义精神的有力彰显。
    
  03
    
  集体意识,早已融入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成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源泉。
    
  内蒙古各族人民牢牢铭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心向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回望过去,从“最好牧场为航天”,到“齐心协力建包钢”,再到“三千孤儿入内蒙”……始终把党和国家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益,内蒙古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进入新时代,内蒙古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自觉在大局下行动,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地方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
    
  10年来,内蒙古累计造林、种草、防沙治沙规模都居全国首位。
    
  
  阿尔山百万亩人工林中的树木茁壮成长。

  作为国家的粮仓、肉库、奶罐,内蒙古每年有一半以上的粮食调往区外、供应全国,全国每10斤牛肉有1斤、每5斤羊肉有1斤、每6杯牛奶有1杯多就产自内蒙古。
    
  去年,内蒙古完成了29个省份、9.45亿吨的煤炭保供任务,230亿方的天然气跨越700多公里温暖了京津冀,1亿多度的绿电跨越1600多公里点亮了杭州亚运会。
    
  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说:“即使煤价高企发电赔本我们也全力保大局,宁可在自家多建‘锅炉房’也要为国家贡献更多清洁能源。”
    
  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把地区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增光,更为全局添彩。
    
  只要是党中央部署的、国家需要的,内蒙古就坚决做、马上办、抓到位,一切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维护大局。
    
  04
    
  集体意识,为内蒙古完成好“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3年,内蒙古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7.3%,增速居全国第3位,创2010年以来最好位次。
    
  取得这样的成绩,是2400万内蒙古人吃苦耐劳、一往无前,胼手胝足、拼搏实干的结果,是广大党员干部以“一马当先”引领 “万马奔腾”,主动担当作为,自觉把心思用在“真干事”上、把本领用在“多干事”上的结果。
    
图片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我们深知,“大河有水小河满”,把总量做大、把家底攒足,每一个人的“饭碗”才端得牢、“腰包”才鼓得起。
    
  我们必须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不打小算盘、不搞小聪明。
    
  用好“长镜头”,把正在做的事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观察、来谋划,不能只顾自家“一亩三分地”,只扫自家门前雪。
    
  用好“广角镜”,在大局中审视本单位本部门本领域工作,走一步算五步、干一年谋三年,克服利益掣肘,防止因小失大。
    
  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积极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改革”。
    
  还得深化集体主义教育,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集体好个人才更好”成为内蒙古上下的普遍共识。
    
  05
    
  “独行快,众行远。”  

  

  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离不开集体智慧的凝聚和集体力量的迸发。
    
  完成好“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好“模范自治区”,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必须上下同欲、集智而为。
    
  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敢为人先,涵养“为大公、守大义、求大我”的牺牲奉献精神,提升“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强化“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也需要无数北疆儿女各尽其责、全力以赴,点点星火、汇聚成炬,有事一起干、有难一起担、成果共分享,形成一张图谋发展、一盘棋搞建设、一股劲抓落实的合力。 
责任编辑:郭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