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包头市锚定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任务,聚焦稳产保供、全产业链发展、品牌建设等七项重点工作,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稳产丰产迈出新步伐
9月12日,全国秋粮暨全年粮食产量形势会商会观摩会在土默特右旗举办,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沟门镇威俊村等示范基地。
威俊村粮油单产提升综合示范园区是包头市和自治区的核心试验示范基地。在威俊村的田间,有一个被大家称为“智慧小屋”的小房子,里面的一套智慧农业监管系统引人注目。电子屏幕上密集的数字、起伏的曲线,记录着玉米耕、种、管、收的全流程。
借助数智农业管理平台,基地不仅可以提升作业质量监测和管控能力,实现对农资、土地、农机等生产要素及人员的全面管理,还依托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实现精准作业质量监控等,进而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村民陈二龙高兴地说:“使用这套系统后,浇水节省了不少人工。春播时依据系统的指导进行科学播种,如今庄稼长势良好,秋天的收成肯定不错,亩产估计能增加二三百斤。”
近年来,包头着力写好“地、水、种”文章,粮食安全迈出新步伐。
做好“地”文章,在已建成高标准农田231.23万亩的基础上,实施9.3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并推进4万亩盐碱地综合利用,提升耕地地力。
做好“水”文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示范推广管灌改滴灌、黄灌区漫灌改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10万亩,优化种植结构,试点推行“水改旱”,同时推广宽膜沟播等旱作节水技术。
做好“种”文章,推进种业振兴,玉米、马铃薯领域2个品种和6项技术被遴选为自治区农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品牌赋能开创新局面
走进天宇牧歌达茂草原羊产业园,一排排标准化、现代化的羊舍整齐排列,羊圈干净整洁、宽敞坚固,自动刮粪机、自动饮水系统等一应俱全。
“目前肉羊存栏量有3000只左右,年计划出栏量10000只左右。”产业园副总经理杨耀权说,“现在主要有两种模式与牧户合作,一种是将他们的大母羊收回来,繁育纯种羔羊,成功后再将种羊销售给牧户,政府对每只种羊有3000多元的补贴,牧户花1000元就可以得到纯种的种公羊,品种改良后,我们还会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将羊羔收回;另一种是代养模式,我们从周边牧户收1000多只羊,每年每只补偿200元左右,3年后再按高于市场的价格向牧户收羊,实现快速出栏。”
近年来,包头市在固阳县、达茂旗打造了万只肉羊养殖基地,让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成为推动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解决草原过牧问题的主要途径。
“固阳黄芪获批国家‘药食同源’试点,我感到非常自豪,这肯定能为黄芪产业发展带来利好。”君康芪业(固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志利兴奋地说道。
内蒙古是全国三大黄芪主产区之一。“君康芪业将聚焦黄芪精深加工项目,打造黄芪药品、酒品、化妆品等6条产业链70多种产品。”宋志利向记者介绍,“公司投产后,可实现年加工鲜黄芪3000吨,预计产值1.5亿元,可达到中药饮片300吨、黄芪口服液3000万支、黄芪粉剂2800万袋、黄芪压片6000万片的产能。”
“固阳黄芪”是固阳县打造的北纬“41°固阳献”区域公用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包头市重点打造达茂草原羊、北纬“41°固阳献”、土默特羊肉等3个区域公用品牌,培育鹿王羊绒等10个精品品牌,壮大小尾羊等10个重点企业品牌。
转型发展激发新活力
示范引领、产业支撑、科技带动,包头市现代农牧业发展路径越发清晰。
聚焦经营主体培育,发挥样板示范作用。在九原区哈业胡同镇、土右旗苏波盖乡、达茂旗西河乡等3个乡镇开展集中连片整乡镇社会化服务示范,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向产中、产后延伸,新增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面积5万亩,共达到15万亩。
实施“千员带万社”行动方案,加快建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牧场。培育市级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221家、合作示范社328家、产业化联合体55个,农牧企利益联结机制比例达95.5%。骑士乳业在北交所成功上市,北辰饲料在新三板挂牌,5家企业获评自治区预制菜优秀企业。
智慧农业,科技兴农。2024年,包头市持续加快推进智慧农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奶牛养殖工程与装备科研试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玉米新品种“包玉504”、草莓新品种“宝珠”实现转化落地,土右旗甘露子科技小院在中国科协农技协评选中获得“最美科技小院”荣誉称号,土右旗金杏、固阳黄芪、固阳杂粮科技小院获批国家级科技小院。
奋进正当时,扬帆再出发。包头市锚定高质量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任务不放松,以有力举措汇聚强大合力,让农牧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作者单位:包头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