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党政军警民合力治边机制。自治区边防办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兴边之举、强边之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不断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强边固防机制,全面提高边境防卫管控能力,努力开创边防工作新局面。
坚持党委领导,强边固防工作持续强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沿边沿海各级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抓好党的边海防政策贯彻落实,完善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机制。”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强边固防机制建设,调整优化自治区和沿边盟市、旗市区三级边防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同级边防委员会主任和第一副主任,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边防形势,研究部署工作,带头“走边关”,解决边防管控和边防部队建设中遇见的重大问题。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多次深入边境一线,研究解决边境地区“水电路讯”不畅通、人口“空心化”问题及边防部队和边境农牧民实际困难。自治区制定出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建设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和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依法推进强边固防工作。同时,出台在兴边稳边固边上作模范的8条措施和鼓励支持退役军人扎根边境、建设边疆的20条措施。实施二连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苏木国家军民一体化能力试点建设,稳步推进黑山头、满都拉、甘其毛都、策克军民一体化能力试点建设。落实艰苦边远地区苏木乡镇工作补贴和津贴,综合施策稳定边境地区人口。
坚持宣传引领,干部群众国防意识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自治区自觉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深入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医疗专家走边关巡诊”、“千里送文化、艺术进边防”和“边防政策法规宣传月”等活动,送医疗、文化、法律进军营、进机关、进企业、进牧户,选树全国公安机关优秀基层单位算井子边境派出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阿迪雅、北疆楷模尼玛老人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推出守边护边“石榴籽”等一批主题文化品牌,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国防意识、边疆意识、边境意识、边防意识,激发军地干部扎根边疆、热爱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坚持问题导向,“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军地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面向边疆农村牧区,打通‘毛细血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全面推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的通水、通路、通电等建设。”自治区针对边境地区“水电路讯”不畅通问题,对全区180多个边防连队(哨点)和边境派出所、200个边境嘎查(村)逐一摸排统计,收集近5万条军地需求基础数据,实施了边境地区“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军地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181亿元,完成“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军地一体化建设。其中,2023年实际完成投资64.95亿元,建成水井(水窖)2836眼、受益人口1.6万人,架设输电线路2435公里、变压器870台,贯通等级公路360公里、巡逻路160公里,铺设光缆2471公里、新建通信基站208个。推动边境管控“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边防巡逻路贯通率达到92%,拦阻设施覆盖率达到94%,边境线视频监控率达到80%,智能化管边控边能力进一步提升。自治区边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率、完工率、经费绩效使用率、边防官兵满意率均达到100%。“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军地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兴边富民”重大工程,得到边防部队和边境群众普遍认可和赞誉。
坚持需求牵引,服务保障驻区部队建设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边防官兵很辛苦,各级要把官兵冷暖放在心上,主动靠上去解决实际困难,把各方面保障做到位。”自治区高度重视军队服务保障工作,形成自治区党委为驻区部队办实事制度化、落实议军会议事项机制化、解决部队困难问题常态化、服务军队保障社会化工作机制。每年为驻区部队办10件实事,完成驻区部队远程医疗系统、边检部门二线查验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建立重点任务清单,明确牵头部门、完成时限,在经费保障、阵地建设、项目实施等方面统一规划、统筹部署。总结提炼军地需求对接“五步法”,坚持驻区部队需求随提随报、随时解决,通过“一事一议”解决部队需求60余项,协调解决11个军事设施保护需求,处理影响部队战斗力生成涉法问题39个,整治军用土地确权、机场净空等问题11个。优化商业服务、物流储备、油料保障、物业管理、工程建设等军队保障社会化措施,推动优质农畜产品“进军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军属就医“绿色通道”。
坚持制度建设,护边员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的力量是很大的,要发挥我们的制度优势”。自治区不断加强边境群防队伍建设,科学调配抵边力量,拓宽护边员选用范围,选配护边员3500余人,护边员补助由2019年的每人每月600元增加至现在的每人每月1000元。出台护边员队伍管理办法、护边员绩效考评实施办法、护边员管理调度工作规范等一批制度规范,建立健全护边员选用选聘、表彰奖励、待遇保障、绩效考核等机制,推动护边员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形成了“雪城义警”“护边驿站”“蒙古包哨所”“居边护边堡垒户”等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群防群治模式。
坚持协同配合,军警民联防联管机制有力有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军警民联防联管联控,抓好边防执勤和社会面管控,搞好军地协同,形成管边控边强大合力,坚决维护边境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治区有效发挥军警民联防联管的合成优势,建立边防部队、武警部队、移民管理机构和边防民兵日常联防和应急联防指挥协调机制,构建军警联勤、警地联防、警种联动的工作格局。强化边情研判预警,每季度召开边防情况交流会商会议,分析边境形势,研究应对措施。加强情报搜集研判和信息融合共享,建立北部五省区边(海)防办和北部战区陆军边海防管控情报信息协作共享机制。将乌兰牧骑队员纳入基干民兵,扩大边防民兵规模,发挥乌兰牧骑文化润边作用。推动边境管理机构主要领导进入同级公安机关和苏木、嘎查领导班子,常态化开展“靖边”“獴猎”“犁平”等专项整治行动,严打跨境违法犯罪,有力维护边境地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秩序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边防工作的关怀和期望,给我们提供了强大动力。自治区边防办将牢记嘱托,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推进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坚决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边防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