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35万人,这届“博博会”魅力何在

党建园地

2024-08-28 09:40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今天,第十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简称“博博会”)在呼和浩特圆满落幕。
  
  4天时间,共吸引35万人,“博博会”好看好逛又好玩。
  
  目睹文物风采,体验VR沉浸式“穿越”,一日打卡400多家博物馆,一天跨越上下五千年。
    
  各具特色的馆章,设计精美的套章,惟妙惟肖的文物章……集章处人头攒动,捧着本子盖章的观众排起了长龙,网友调侃道:“盖不完,根本盖不完。”
  
  首次在内蒙古举办的这届“博博会”,为啥“火出了圈”?
 
  02

  在现场观众眼里,本届“博博会”堪称“宝藏”盛会,5大展区、50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里,处处充满惊喜。

  华夏九州的“文物荟萃”。

  越王勾践剑(复制品)令观众惊叹于青铜短兵器的精美铸造工艺,万佛寺石刻(复制品)中蕴藏着南北朝佛教造像艺术的历史,近距离欣赏明珐华彩花卉纹梅瓶的纹路图样、鲜明色彩、典雅美学……

 
 
图片来源:越王勾践剑(复制品)。 实践杂志社 云婧 摄
  
  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全息投影绚丽多彩,为观众重现几百年前的历史风华,引得人们纷纷上前合影打卡;甘肃博物馆的“绒化博物馆”展区,“马踏飞燕”“天水麻辣烫”等造型的公仔亲切感拉满,让人爱不释手。古老的文物借助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创IP打造,给人以新颖、生动、有趣的视觉感受。

图片来源:甘肃博物馆展区展品。 实践杂志社 云婧 摄
  
  一个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独家收藏”,一场场跨越千百年文明的交流碰撞,让人直呼过瘾,还想再来。

  叹为观止的“奇妙之旅”。

  “太震撼了,简直是一次神奇的体验。”

  跟随青铜大立人像,从地面缓缓飞跃到青铜馆顶部,整个三星堆遗址区尽显眼前。在三星堆博物馆展区,多名穿戴VR设备的观众缓缓行进,沉浸在“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的探索之中。王女士说:“我是第一次体验,进去之后感觉被3D的氛围环绕,忍不住想去触摸。”

图片来源:观众在三星堆博物馆展区体验VR。实践杂志社 云婧 摄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董静说,“观众戴上VR眼镜可以看到青铜大立人在综合馆里复活……来到祭祀坑考古大棚,考古专家带着观众行进式参观,依次了解3至8号祭祀坑的文物发掘、象牙保护成果。”

  24个“头部博物馆”数字化和智慧化的创新实践、博物馆领域科技、服务与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果,在“博博会”上一览无余。

  新颖百变的“文化课堂”。

  广东省博物馆的潮州木雕贴金、乌海市博物馆的岩画拓印、南京博物院的绒花制作技艺、日照博物馆的皮影戏剧……在“博博会”展区,随处可见少年儿童们围坐一起,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地体验非遗技艺。

图片来源:南京博物院展区工作人员介绍绒花制作技艺。实践杂志社 云婧 摄 

  观众徐女士刚刚与8岁的儿子完成了一幅太阳神岩画拓印图,她说:“孩子在手工制作中了解到各地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文化,这是非常难得的一次体验。”

  教研活动拉近了文物与观众的距离,也在潜移默化中将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带给更多的人。

  03

  本届“博博会”为何受到如此关注?

  数智化呈现让文物“活”起来

  一秒穿越历史,一键成为画家,一个展览亘古贯今……“博博会”设置的数智化专题展示区,可谓无处不在。

  在这里,南京博物院的“物华天宝——数字文物之美”、敦煌博物院的“数字敦煌”、三星堆博物馆的“寻觅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发掘现场”VR沉浸式探索体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运河上的舟楫”沉浸式数智展览、浙江省博物馆的“云上浙博”等,全面展示了数字技术在博物馆领域应用的最新成就,让人目不暇接,直呼“太震撼了”。

图片来源:“博物馆数智化专委会”微信公众号  “运河上的舟楫”沉浸式数智展览。

  40余场公众活动好听好玩又好看。

  作为面向公众开放的文博盛宴,本届“博博会”为观众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好听的专题讲座、好玩的体验活动、好看的公众展示,有效提升了公众参与度。

  尤其专门为少年儿童设置了近40场博物馆教研活动,如故宫博物院的“宫中好乘凉·绘制玻璃冰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三国匠造所 绘制人物脸谱”、陕西历史博物馆“大话唐朝·智勇大闯关”等项目,让各年龄段少年儿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参与过的小朋友纷纷评价“帮大家看过了,‘尊嘟’很好玩”。

图片来源:“文博圈”微信公众号  “宫中好乘凉·绘制玻璃冰杯”活动。

  新奇有趣的体验收获感满满。

  开展博物馆集章活动,发行百馆钤谱文创产品,观众可自行寻找有文创印章的300多个博物馆展台打卡集章,体验“盖一本章,行万里路”;

集章打卡活动。

  “文博知多少”文博知识问答,问题覆盖历史类、科技类、艺术类等,既富有趣味又充满挑战,观众回答题目正确即可获得组委会精美礼品;

  推出全新的“博博会”纪念牌,公众可以在现场雕刻名字,作为“博博会”二十周年的纪念永久珍藏,引得网上留言不断:“这么多有趣的体验,超想去打卡。”

  04

  博物馆是保护、传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第十届“博博会”成功举办,为呼和浩特打造“博物馆之城”添了一把火,也为内蒙古文博事业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华美谢幕,只是暂时的告别。
  
  下一届,我们再见。 
责任编辑:郭晓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