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博物院(赤峰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于1987年正式成立,2010年新馆搬迁到美丽的锡伯河畔。博物馆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高27米,展陈面积4000余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研究、教育、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博物馆。馆内现有馆藏文物8万余件(组),其中80%为考古发掘成果,部分为征集、捐赠品。藏品体系完善、种类齐全,包括:陶瓷器、青铜器、漆木器、玉器、石器、骨器、蚌器、铁器、金银器、丝织品、皮革制品、壁画、书画等。其中一级文物133件(组),二级文物381件(组),三级文物876件(组)。兴隆洼文化玉玦、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夏家店下层文化嵌贝彩绘陶鬲、秦代铁权、辽三彩鸳鸯壶、元墓壁画、清代金字《甘珠尔经》等文物都属馆藏精品,具有非常高的历史、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
赤峰博物院通过4个基本陈列展厅“日出红山”“古韵青铜”“契丹华韵”“和同一家”,分别展示了赤峰的史前文化、草原青铜文化、辽文化以及元明清时期北方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展览展示出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以及历史上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先进的展览形式,也带给观众更高质量的参观体验和参观感受。赤峰博物院让文物搭载数字化快车,与时俱进推出了数字大屏看展、互动换装等体验项目,让文物“活起来”,让历史“动起来”,在激活历史记忆的同时,更增强了观众与文物的互动,给游客带来最佳的参观体验,也使古老文物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今世的史书,文物是文化传承最好的物质载体。关于每座城市的历史记忆,文字记载的只是一半,另一半就藏在每座城市的博物馆里。而赤峰还有另外一座值得我们深度和沉浸式体验的博物馆,那就是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
赤峰地区是契丹民族和辽国的发祥地,是辽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从这里了解存在200多年的辽代重要历史事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契丹和辽国为主题的赤峰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是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设计建造,博物馆外观设计宏伟气派,宛如即将要推开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
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位于赤峰市红山区体育场西侧,博物馆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968平方米。作为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自2017年10月10日启动以来,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建设先后受到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是全面研究、展示契丹民族历史发展进程及其创造性文化成果,收藏契丹族及辽历史文物的专题博物馆。博物馆共设5个展厅,包括宋风辽韵——辽历史文化陈列展上下篇、北国丹青——辽壁画艺术精品展、凭云出梵天——辽佛塔建筑成就展等4个常设展厅和1个用于举办临时展览的展厅,展陈总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作为国内首家全面展示辽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辽代历史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研究、收藏、展示、保护辽历史文化的中心和重要基地。
宋风辽韵——辽历史文化陈列展上篇
契丹族是中国北方古族,源出东胡,在这一历程中,它坚韧不屈,借鉴吸收,不仅融合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血脉,同时也在与中原的交往中积极与汉民族进行交融互鉴,最终形成了契丹这个具有包容与多元文化的民族。今天,契丹族虽然已经消失,但其早已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与各民族一起共同推进了中华文明的建设、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产。
宋风辽韵——辽时期历史文化展下篇
公元4—12世纪,契丹在中国北方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史诗。他们顽强生存,逐渐壮大,在和农耕文化的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中,迸发出激情与活力,创造了新的兼容并蓄的文化,接受了文明的洗礼。他们实施中原典章制度,崇尚唐宋文化,睦邻宋与西夏,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凭云出梵天——辽塔建筑成就展
唐代诗人张景源曾作诗:“飞塔凌霄起,宸游一届焉。金壶新泛菊,宝座即披莲。就日摇香辇,凭云出梵天。祥氛与佳色,相伴杂炉烟。”公元10至12世纪,中国北方出现了大量体型庞大、奇秀瑰丽的辽塔。这些佛塔建筑作为辽佛教建筑成就的典范,造型与装饰,在中国佛塔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辽最具创造性的建筑成就,也是对中国古典建筑造型艺术发展的重要贡献,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缩影。辽塔建筑艺术,展示了辽建筑技术的高超水平,也蕴含着契丹人对佛塔艺术的独特理解。
北国丹青————辽壁画艺术精品展
辽曾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展,一幅幅沉睡了近千年的辽壁画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这些壁画色彩鲜艳,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以这种壁画为代表的辽绘画艺术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史上的一次高峰,也是中国北方民族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为研究辽的民俗信仰、生活习俗、审美意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辽壁画运用较为写实的创作手法描绘北方草原广阔壮丽的景色,表现出契丹人善于骑射游牧的民族生活状态和习性。在出土发掘的壁画中题材众多,如山水、人物、宴饮、车马出行、归来、狩猎、天象等。
勤劳勇敢的赤峰先民在赤峰大地上创造了具有时代特点和独具特色的远古文化。赤峰地区的远古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最终定型,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特殊作用和深远的重大影响。
(赤峰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红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