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6月29日,2024中国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办。
1场开幕式、11场平行会议、1个主题活动和1个人工智能展览展示,700多位院士专家、企业精英齐聚青城,共商发展大计、共谱发展蓝图。
举办这样的会议,内蒙古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去年9月,第一届中国绿色算力大会就在内蒙古召开。
连续两年(届)举办这样的会议,内蒙古算力有着怎样的实力?我们一起看看。
图片来源:奔腾融媒
02
内蒙古算力有多强?
今年5月底,《内蒙古互联网发展报告》发布。报告指出,截至2023年12月,内蒙古综合算力指数位列全国第8位。
内蒙古算力,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
不管你在哪儿,你的手机和呼和浩特只有1秒光速的距离。
拥有全国最大的云计算园区、亚太地区最大的互联网数据交互中心;
数据存储算力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单一区域金融数据中心集聚量位居全国第一;
云计算、智算、超算算力品类互补,“青城之光”超算能力位居全国第四;
三大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已经把和林格尔新区设为网内核心节点,与全国18个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建立直达链路。
和林格尔新区云谷数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截至2023年底,服务器装机达到150万台,呼和浩特入围“中国算力二十强市”榜单。
“把世界存在乌兰察布”,正在加速实现。
一条直通北京亦庄数据中心的双回路光缆,以延时低至4.2毫秒的速度,为北京数字企业输送AI智算;
华为、阿里巴巴等34个数据中心,集聚于此;
政务云中心,马铃薯电子交易平台,工业能源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等大数据应用积极推进;
截至2024年3月,乌兰察布数据中心服务器签约达460万台,算力规模15000P,其中智能算力占比59%以上,处于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十大国家数据中心集群前列。
图片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03
内蒙古算力为啥这么强?
源自内蒙古有条件、有基础、有优势。
从条件看,空气干燥、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4.3℃,能保证数据中心自然散热;
北京到呼和浩特“一个微信红包的距离”,可以高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地质结构稳定,自然灾害少,适合大数据中心“安家”。
从基础看,发电量居全国第一,绿电占比位居全国前列,绿电价格全国最低,能持续不断保证绿电供应;
图片来源:奔腾融媒
成功开通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成功获批了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等,有着良好的平台基础。
三大电信运营商、多家金融机构和行业龙头企业,选择在这里布局算力中心和智算中心,有着完备的产业基础。
从优势看,呼和浩特和乌兰察布集聚了全区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完全可以为绿色算力发展提供优质人才和智力保障。
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自治区《关于支持内蒙古和林格尔集群绿色算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支持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项目建设,拿出“真金白银”给予扶持。
自然优势、区位优势、能源优势、算力优势、政策支持……内蒙古发展算力和大数据的“底盘”很厚实。
04
内蒙古算力还能怎么强?
发展绿色算力,是内蒙古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科技“突围”工程的主攻方向,更是在新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赢得未来的核心抓手。
下一步怎么干?
目标很明确。
聚焦办好“两件大事”,围绕“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大力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成为“最强绿色算力供给者”。
定位很清晰。
打造国家算力网络枢纽节点——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提供时延不超过10ms的实时算力保障,为东中部地区提供非实时算力保障,助力京津冀及东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
打造北方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培育数字基础设施、数据加工处理等数字经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产业化。
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以呼和浩特、乌兰察布、鄂尔多斯等为重点,形成面向欧亚的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重要战略枢纽。
图片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愿景很宏伟。
到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达40%、规模突破1万亿元,比2022年分别增加66%和79%。
到2030年,全国绿色算力保障基地和全国大数据服务输出基地基本建成,北方数字产品制造基地和北方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基地加快建设,向全国产业基地迈进。
05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过去,内蒙古以“算”为势,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一路蹄疾步稳、高歌奋进。
现在,内蒙古腾“云”驾“数”,全力向着“最强绿色算力供给者”目标加速奔跑。
未来,内蒙古从“中国云谷”“草原云谷”走向“世界算谷”“世界智谷”,将不再是梦想。
“拼”算力,内蒙古一直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