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守信践诺的“兴安”氛围

党建园地

2024-05-27 16:01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兴安盟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综合体系,完善有利于促进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诚实守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全方位全覆盖抓诚信建设的工作格局。在诚信舆论监督、信用信息奖惩应用、惩治失信经营主体、诚信建设舆论宣传、打造信用品牌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改善社会诚信环境,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信用基石。
  
  完善体系、整治痛点,夯实社会诚信之基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兴安盟致力于构建完善的信用体系,实施一系列措施加强信用修复和激励守信行为,形成多层次、多领域、较完善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信用+N”地域特色守信践诺激励体系,发布《兴安盟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高质量完成诚信建设工程实施意见》,确立联合激励与失信约束的机制。制定《兴安盟“信用+商户”系列主题活动实施方案》,启动“立信兴商 守信安商”活动,促进企业签署“信用承诺书”,提升诚信经营意识。推动“信易+”覆盖教育、家政、医保、交通等9个领域。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将信用评价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结合,提升监管效率。设立12345热线,全天候接收失信投诉,帮助企业纠正违法失信行为。推进信用修复,将国家信用修复流程纳入“信用中国(兴安盟)”“蒙速办”等平台,使信用修复服务便利化。完成195家企业信用修复,帮助1100余户经营主体退出经营异常名录,创新“两书同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信用修复告知书)模式。实施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积分年度报告和承诺践诺机制,为全盟130户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制定体检报告。加强信用应用与监管,开展公共信用信息核查及应用工作,24家部门建立行政事项信用应用机制。联合农牧、林草、自然资源等11家部门在项目审批、行政许可等方面使用市场主体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在政府采购领域开展专项治理,禁止失信主体参与政府采购和招投标。

  图片乌兰浩特市斯力很现代农业园区乌兰村卫生室的李宝成,作为乡村医生坚守岗位16年。(图片来源: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治理重点领域失信问题。集中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诚信缺失问题,围绕税收管理、环境保护等18个领域建立行业分级分类监管机制,按照信用状况和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监管。在文化旅游领域,日常检查出动4568人次,检查经营单位2079家次;在科研建设领域,签署科研项目信用承诺书6份,将5家企业列入科研失信名单;在劳动监察领域,将2家企业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在教育领域,聘任师德师风监督员323名;在卫生健康领域,整治过度检查、过度诊疗等不规范行为和收受“红包”、吃拿卡要等医德医风方面问题,将非法行医人员列入“黑名单”。
  
  打牢基础、挖掘亮点,推进诚信品牌建设
  
  打造金融信用品牌。与浙商银行合作,开展全区首个金融体检工作。对政府财政、城投公司、非金融企业部门、居民部门、金融部门5个领域金融运行质量开展金融体检,通过数据归集、分析处理,推进区域金融综合生态体系建设。做好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结果与金融机构共享工作,推广运用内蒙古“个体蒙信贷”平台,向全盟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28笔,共1297万元。
  
  推进“信用乡、信用村、信用户”品牌建设。已累计评定信用乡(镇)41个、信用村620个,分别占全盟行政乡(镇)、行政村总数的62.12%、72.41%。评定信用户21.75万户,占已建立信用档案农牧户总数的50.34%。在扎赉特旗古庙村探索创建“信用示范村”,在义勒力特镇创建“信用赋能示范镇”。采取“银行+农牧户+财政担保金”模式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推出推动“两牛两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惠农e贷”,提升信贷可得性。在城镇社区、农村牧区建设文明团结超市559个,每季度开展一次诚信美德积分兑换实物活动,让文明团结超市成为诚信“加油站”。
 
  兴安盟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到企业现场指导信用修复工作。(图片来源:内蒙古掌上12348)
  
  文化浸润、宣传引导,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将诚信文化作为北疆文化的载体。年初制定兴安盟北疆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与诚信文化建设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在全盟范围内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十个一”红色主题系列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学、看、听、走”的过程中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举办诚信主题高质量发展大讲堂,开展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抓好各级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在社会层面开展“信用宣传月”“诚信兴商宣传月”“诚实守信我先行”等主题活动。在城镇社区开设“北疆社科·兴明学堂”,每月举办一期主题读书班。在农村牧区开展“逐梦乡村 我们的舞台”、“石榴籽”邻里文化大集、“党的声音进万家”、“守村规、改陋习、重诚信、讲互助”等群众性活动,让理论宣传和诚信文化沁润人心。在中小学开展“以青少年之名,扬诚信之帆”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国旗下讲话、展演、辩论赛等形式筑牢中小学生诚信理念。
  
 
  乌兰浩特市和平第一小学、乌兰浩特市葛根庙中心小学组织开展诚信主题辩论赛活动。(图片来源:兴安盟教育微信公众号)
  
  以宣传展示引领诚信社会风尚。以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为手段,以诚信教育为载体,大力倡导诚信道德规范,弘扬诚信传统文化。策划诚信建设新闻选题115个,开设“亮诚信 展形象 开新局”“诚信立形象 实干开新局”专题专栏,利用全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报道诚信建设的举措成效、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利用户外大屏,公交车、出租车显示屏等3000余块电子屏和100余个微信公众号,每天滚动播放诚信主题公益视频和宣传海报。开展“春蕾保护计划——萌娃讲诚信”主题短视频征集活动,增强儿童诚信意识。针对全盟出租车行业诚信服务、文明出行情况,开展“最美风景线 兴安推介官”——红城驾驶员文明服务推介家乡活动,共建诚信兴安。开设“网络诚信”“亮诚信 展形象 开新局”网络专栏,邀请属地网络名人签署《网络诚信自律承诺书》,积极践行网络诚信。启动诚信社会组织、诚信企业、诚信商户、诚信村、诚信户、诚信个人六类典型选树活动,使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推动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奋力打造兴旺、平安、诚信、和谐的兴安盟。(作者: 汪浩 孟托 徐艳龙,单位:兴安盟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姝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