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几个“+” 让理论触达百姓家

党建园地

2024-05-24 10:45

来源:《实践》杂志 作者:哈达

A A A

  最大程度提高理论传播到达率,是理论传播效果的一个基本衡量标准,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破壁出圈”课题。关于有效提升北疆文化理论传播到达率,以实践杂志社为例,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精品+理论传播”。一方面,要重视北疆文化理论品牌建设,及时传播北疆文化理论研究前沿动态,可以通过打造“北疆文化·圆桌论坛”专栏,进一步聚焦精品,有效传播。另一方面,要重视北疆文化栏目品牌,精心打造《实践》杂志“北疆文化”专栏,可以把“北疆文化”专栏进一步打造成为统一标识的栏目品牌。
  
  二是“符号+理论传播”。一方面,要重视北疆文化符号的挖掘,把蕴含各民族共同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的北疆文化符号,通过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构建起来。另一方面,要重视北疆文化精神内涵的提升,把蕴含各民族共同文化特点和民族精神的北疆文化形象,通过理论传播平台表达出来,特别是要在大力传播“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文化形象方面不断升华。
  
  三是“故事+理论传播”。一方面,要重视北疆文化历史故事的讲述,让受众透过故事去思索历史背后的意义,要多推出这方面的系列作品。另一方面,要重视北疆文化时代典型的传播,让受众透过故事来探索典型身上的价值,通过撰写来自各行各业的生动故事,反映北疆文化时代典型风貌。
  
  四是“文艺+理论传播”。一方面,要重视北疆文化优秀文学的解读,让受众“到作家心里走一趟”,找准线索、把握主题,坚持对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的规律性认识进行有益探讨。另一方面,要重视北疆文化精湛艺术的弘扬,让受众从艺术家身上找到“一种可触知的东西”,进入意境,领会情感,起到“观众的反应最诚实”的效果。
  
  五是“专题+理论传播”。一方面,要重视北疆文化深层逻辑的把握,多推出一些观点丰富独到、材料精准翔实、读后引人深思的专题报道。另一方面,要重视北疆文化深邃思想的理解,多推出一些旗帜鲜明、观点到位,聚焦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话题的产品。
  
  六是“实践+理论传播”。一方面,要让北疆文化以“仰望星空”为始,找到方向、与时俱进,把理论传播的话题指向实践的最深处,为实践之问探寻答案。另一方面,要让北疆文化以“脚踏实地”为终,开辟新路、走入现场,将实践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从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印证中解释现实课题。
  
  总之,有效提升北疆文化理论传播到达率,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形成“主题舆论—主流媒体—主体受众”的理论传播链条。
  
  (作者系北宸智库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