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历史悠久,文化绚丽多彩,拥有红色文化、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多彩纷呈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治区党委立足内蒙古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结合实际,创造性提出了打造北疆文化这一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文化品牌。
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域文化,北疆文化体现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价值追求。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也有北疆特色的文化风貌,其具有的植根连续性、秉持传承性,激扬创新性、彰显时代性,坚守统一性、突出认同性,赓续包容性、展现多样性,立足和平性、践行开放性的基本特征,充分展现了北疆儿女鲜明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
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一是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增进共同性,要增强各民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尊重差异性,要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共同性是主导,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
二是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不是平行并列的,各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在文化建设和新闻报道中,必须展现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不能把民族地区简单看成少数民族的地区,不能把民族地区的历史简单看成少数民族的历史,要充分认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才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三是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各民族文化并行不悖,但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进行,不能本末倒置。我们要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认识,深入挖掘和有效运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作者系新华社内蒙古分社党组成员、副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