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能源发展的春天闯新路、进上游、勇争先

党建园地

2024-05-24 10:16

来源:《实践》杂志 作者:于海宇

A A A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近年来,内蒙古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全面发力,能源特别是新能源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2023年,交出了“10个全国第一”“三个突破”的闪亮答卷,增强了我区能源稳中向好、好中有进、进中蓄势的信心和底气,能源发展、能源科技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
  
  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内蒙古能源行业正擘画新蓝图、奋进新征程,满怀信心迎接希望和挑战。我们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统筹做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五大任务”“六个工程”和“七项工作”在能源领域落地落实,扬优势、补短板、促发展,促进能源工作“闯出新路、进入上游、奋勇争先”,为自治区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要锚定能源领域的各项目标任务。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闯新路、进中游”目标要求,对照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安排,已在抓紧形成能源领域落实“六个工程”实施方案,锚定能源领域的各项目标任务,各领域都要树立新的参考标准、参考体系,从横向(与全国各省区市相比)、纵向(与我们自己相比)、国际能源发展三个维度,找准自己的“参照系”,不仅是体量、总量的晋位,更重要的是质量、效益、科技装备、人才培养、发展后劲的升级,保持量的合理快速增长和实现质的全面有效提升相统一、相促进。
  
  要紧抓快干推进新能源建设。孙绍骋书记在全区经济工作会上强调,今年经济工作“进”的重点就是紧抓快干推进新能源建设,王莉霞主席对新能源领域要锚定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抓紧把“仗”打起来,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新能源产业、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新型电力系统和新能源供给体系,持续优化新能源规划、布局、政策。要持续简化优化新能源项目审批,加快手续办理,形成“快审快批、快干快并”的合力。要进一步强化项目调度,细化、优化按周调度新能源项目方式,按月组织召开能源(新能源)项目规划论证、手续办理调度会,定期调度通报项目建设和投资完成情况,全力以赴抓前期、抓开工、抓续建、抓投运、抓入统纳规,确保提前一年实现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规划的电力装机目标。要坚持一手抓新能源开发建设,一手抓装备制造、运维服务等关联配套产业发展,尽快研究制定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行动实施方案,会同相关厅局出台零碳低碳园区、氢能储能和风电光伏装备制造的地方标准和行业准入标准,全力抓好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能源装备产业,进一步优化布局,强化统筹指导,努力打造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国家级基地。
  
  要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传统能源产业是我区发展的家底,必须做优做强做大。煤炭方面,要立足保障国家煤炭供应安全,坚持先立后破,整体谋划我区煤炭开发布局和接续产能,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全力完成好国家下达的煤炭保供任务。煤电方面,要立足新能源大规模外送调峰需要和缓解区内局部地区用电紧张,积极争取新增一定规模的支撑性、调节性、保障性煤电项目,全力加快推动在建煤电项目建设,推进煤炭与煤电、煤电与新能源“两个联营”,进一步优化煤电布局,不断强化煤电兜底保障作用。油气方面,要推动常规油气增储上产,想方设法加强开发利用;根据国家现代煤化工政策变化,集中布局煤制油气等煤化工项目,推进现代煤化工与新能源耦合发展,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努力为现代能源经济和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输油提气”。
  
  要加紧加强电网规划建设。要按照“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坚持适度超前、优化建强的原则,围绕新能源快速发展和负荷快速增长、适应能源转型的需要,开展强网、联网、外送工程研究规划,进一步建设好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重点支撑沙戈荒直流通道可靠外送,提高蒙西电网西电东送关键断面输送能力、蒙东电网盟市互济能力,提升负荷中心供电能力。要进一步对接推动蒙西电网与华北电网联网方式优化工作,满足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送出需要。开展区内多端柔直等电网前瞻性研究,加快推动增量配电网、微电网规划建设,适应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接入需要。要落实好《加快新能源和电网工程审批建设若干措施》,提升电网工程规划建设效率,推动电网与电源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要加快电网侧新型储能示范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强电网智慧调度能力建设,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
  
  要加快推进和完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按照国家近日批复我区的绿电交易试点方案,统筹用电成本、发电企业效益、能耗任务、招商引资等,尽快出台绿电交易的实施细则,更多运用市场思维、法治思维来研究政策、制定措施,综合运用市场机制、法治方式和行政办法,积极推动绿证绿电交易,最大限度为自治区发展绿色经济留足空间。要充分发挥绿电乘数效应,按照调整优化后的新能源交易模式,用市场化的方式引导支持用电企业使用新能源电量,吸引更多对绿电有需求、对电价敏感的高载能、高技术、高效益、低排放的“三高一低”产业项目落地。要加大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力度,加快新能源在交通、化工、冶金、建材等领域的应用。要以绿电、以充足可靠和便宜稳定的电力,吸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产业、新企业在我区发展,保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产业与新能源优先成交,继续保持一定的电价优势,推动新能源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耦合发展,以能源供给结构的优化支持和推动产业结构的多元和升级。要进一步研究新兴市场主体参与交易的模式,优化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抓紧研究开展容量市场,完善电力市场配套体系,保持电力市场健康、稳定、安全、创新发展。
  
  要抓紧提升能源科技装备水平。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前沿,聚焦能源关键领域和重大需求,创建国家级能源研发创新平台,推动能源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强化科研成果转化运用,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使科技装备成为内蒙古能源创新新高地、策源地、发源地,让能源发展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实施一批能源科技装备重大项目,抓好一批首台套项目,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积极培育新产业新赛道。要把能源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性资源来对待,分层级分类别严格管理能源数据。要紧盯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智慧矿山、数字化电厂、智能电网建设,抓好煤矿智能化建设,打造数字能源经济新业态。
  
  要着力抓好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认真严格落实自治区党委正向激励12条措施和容错纠错8条意见,注重干部队伍梯次建设,坚持老中青结合,做好传帮带工作,为自治区能源事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持之以恒转作风,在深入抓好“作风提升年”“本领提升年”的基础上,开展“管理提升年”,不断强化全局干部主动服务、统筹协调、系统谋划、规划引领、行业监管、安全底线“六个意识”,继续紧盯“三多三少三慢”顽疾,坚决杜绝“慢、粗、虚”,坚决破除“懒、散、拖”,教育干部加强自律、防微杜渐,坚守纪律规矩底线,既要把工作的高标准立起来,也要把能源系统干部的好形象树起来。要切实抓好干部培训,建立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结合“四下基层”,综合采取行之有效的各种办法,集中开展理论、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培训,特别是加强政策研究工作,推动政策落地工程见行见效。要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2个所属事业单位为平台,加强科研课题研究,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交流活动,促进技能人才知识更新与技术创新、产业优化升级要求相适应,培养各领域的行家里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自治区能源局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各项工作的主线,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以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为核心,全面做好能源工作,为自治区全力办好两件大事、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自治区发改委党组成员)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