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件事上,你我都是“代言人”

党建园地

2024-02-23 10:04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节点决定起点,开局关系全局。
  
  2月21日,内蒙古召开春节后的第一个全区性大会——全区招商引资暨诚信建设会议,重点就深入实施“六个工程”之诚信建设工程作出全面、细化的安排部署。
  
  “新春第一会”聚焦诚信建设,足见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于诚信建设的高度重视,同时释放出强烈信号:诚信建设工程必须加速推进,打响“投资内蒙古”品牌首先要打响“诚信内蒙古”品牌。
  
  02
  
  诚实守信,是内蒙古这片热土的“金字招牌”,是北疆文化的题中应有之意。
  
  细心的人会发现,讲诚信、重承诺,是内蒙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
  
  从一网办、一次办、掌上办、帮您办,到“无证明城市”“招投标评定分离”等一系列举措,处处体现了内蒙古锐意改革创新,全力用守信践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新年伊始,大家更加欣喜地看到,作为我区第二部有关信用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内蒙古自治区社会信用条例》即将完成立法程序。用法律保障社会诚信,这是治本之策、长久之计。
  
  久久为功的背后,是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更是守信践诺的渐成风气。
  
  03
  
  诚信建设,是今年自治区党委力推的重大工程,牵动全局、事关长远。
  
  育文化、立规矩、严管理、明奖惩、兜底线,努力将这一工程打造成优质工程,正是自治区党委对诚信建设的鲜明态度和严格要求。
  
  重中之重,是统筹抓好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同时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以诚立身、以信示人,当好诚信内蒙古的“代言人”。
  
  好的营商环境首先是讲诚信、守信用。今年的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要着力提升政府服务效能,推出“高效办成一件事”13个服务套餐,新增“全区通办”政务服务事项150项......
  
  “把内蒙古人讲诚信、守信用的正面形象全面立起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制度安排和目标要求,是打响“投资内蒙古”品牌的关键之为。
  
  04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热情、直爽、豪放的内蒙古人历来都有重诺守信的传统和价值追求。
  
  这片热土上,留下许多诚实守信的动人佳话,传扬着内蒙古人说诚实话、办实诚事、做诚信人的故事。
  
  追求效益,是企业生存的法则。然而,在兴安盟,有一家企业在效益下滑的情况下,不但不裁员,还增加员工工资。
  
  联营冰糕,来自乌兰浩特市上世纪六十年代创办的国营联营商场冷饮车间。2001年,胡长海子承父业,记住了父亲的一句叮嘱:信守诺言是联营安身立命的根本。
  
  面对充满竞争的冷饮产品市场,身为负责人的胡长海许下两条承诺:一是无论市场怎么变,传统冰糕的老味道绝对不变;二是品质监管保障跟不上,绝对不盲目增产、扩张。
  
  牛奶从3万元一吨变成7万元一吨,有没有替代品?有,但是不能用。市场上有没有卖过期产品的?有,他派人暗访,收回来销毁。这是对消费者的承诺,这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秘笈。
  
  胡长海不无自豪地表示:诚信是金。我想待人以诚、行事以信,企业发展才能行得稳、行得远。
  
  以诚取信,以信取胜。
  
  事实上,我们身边的守信榜样,比比皆是。
  
  “我觉得这就是我应该做的,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商场的企业文化之一。本来这东西也不是我的,虽然这卡无记名吧,但不是咱的东西,咱坚决不能要。”
  
  坚定而自豪地说出这番话的,是锡林浩特市民盛购物中心导购员陈晓红,上班时,她捡到商场价值5000元的‘一卡通’,送到了客服中心。正如陈晓红所言,为消费者提供安心、放心、舒心的购物环境,是该企业和广大员工十几年来始终如一秉承的企业使命和诚信标准。
  
  在锡林郭勒盟首个“信用可视化”诚信示范商场的“金字招牌”带动下,该购物中心为245家商户建立诚信档案,通过查看商户信用信息,进一步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用手机扫描商户门前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该品牌的营业执照和承诺书等,让我感觉在这里购物很放心。”市民田女士满意地说。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诚信代表。
  
  只要全社会汇聚起讲诚信、勇践诺的磅礴力量,就能让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底子更实、成色更足、前景更广!
  
  擦亮诚信建设的内蒙古名片,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
  
  擦亮诚信建设的内蒙古名片,你我都是“代言人”。
责任编辑:张姝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