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冷资源”变成“热产业”让内蒙古冰雪旅游“火起来”

党建园地

2024-02-04 19:06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

A A A


呼和浩特市马鬃山滑雪场初级赛道(来源:青橙融媒)

  借助“十四冬”契机,内蒙古自治区文旅系统立足内蒙古冰雪文化、冰雪资源、冰雪民俗、冰雪运动、冰雪美食等冬季资源优势,促进冬季旅游产业消费升级,推动“冷资源”变成“热产业”,让内蒙古冬季旅游“火起来”“旺起来”。

  发挥冰雪资源优势,培育国内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

  一是采取有力措施。出台《内蒙古2023-2024年度冬季旅游活动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第20届冰雪那达慕实施方案》等系列措施,下拨3300万元扶持冰雪旅游重点项目及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建设。中国冷极村一期工程完工,2024年元旦已正式营业。

  二是实施“引客入蒙”计划。拿出2000万元,出台专项奖励政策用于至2024年4月底的旅游专列、包机、区外游客招徕。2023年入冬以来,全区共接待旅游专列64列,旅游包机30架次。110名蒙古国游客到乌兰察布过新年;200多名游客乘坐专列赴阿尔山参加“乘着年俗列车邂逅冬日草原精灵”活动。

  三是打造“来自内蒙古的冰雪之邀”冰雪旅游品牌。围绕“十四冬”,推出“纵享雪季”“童话雪国”“激情红山”“冰雪穿越”“奔流不息”“向西一步去滑雪”等6条精品冰雪旅游线路。开展“冬游内蒙古 盲盒发现季”线上活动,发放500万元冬季旅游盲盒,包括机票、高铁票、酒店、景区门票补贴等。

  打造冰雪活动新品牌,发展冬季旅游新业态
  

  呼和浩特市马鬃山滑雪场游客乘坐缆车上赛道(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一是举办重大冰雪活动,大力培育冰雪那达慕、冬季英雄会、冷极马拉松、冰雪马超等“北疆文化”冰雪活动新品牌。第21届中国·满洲里中俄蒙国际冰雪节接待游客135.35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收入8.91亿元。期间,4000余名俄罗斯、蒙古国游客参加了“我在满洲里迎新年”中俄蒙千人跨年夜庆祝活动。自治区第二十届冰雪那达慕接待游客61.2万余人,线上线下销售额超10.04亿元,意向签约文旅项目21个。全区22个滑雪场同时举办“向西一步去滑雪”活动,其中,呼和浩特市和乌兰察布市5个滑雪场,共1万余人参加此次活动,京津冀地区旅游专列300余人来内蒙古体验冰雪运动。

  二是面向北京自驾游市场,组织开展“千车万人穿越大兴安岭”活动。开展穿越赤峰、兴安盟、呼伦贝尔、满洲里经典旅游线路活动。同步推出百名文旅网红秀文旅和本地网红评选、千人冰雪奇缘旅拍、万人品鉴“呼伦贝尔涮”火锅、百名直播售卖呼伦贝尔好物、百家冰雪企业热销呼伦贝尔等旅游爆款,冬季非遗旅游、研学旅游、露营旅游、旅游演艺等新产品新业态持续壮大。

  激活盟市文旅能量,全区冰雪活动异彩纷呈


滑雪爱好者在呼和浩特市马鬃山滑雪场滑雪(来源:内蒙古日报)
  
  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全区各地累计开展了115项各类冬季冰雪旅游活动,内蒙古冰雪旅游火热出圈,频上热搜。呼和浩特市举办了“浪漫青春·梦幻冰雪”冰雪季等22项活动,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063万人次,收入157亿元。期间,165万名游客参加呼和浩特市“夜耀北疆 跨年青城——新华广场跨年狂欢夜”活动,拉动文旅消费8.91亿元。包头市举办了“冰雪奇缘·包您满意”第四届冰雪文化旅游季等10项系列活动,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63万人次,收入61亿元。呼伦贝尔市举办了冰雪那达慕等20项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411万人次,收入57亿元。兴安盟举办了“童话阿尔山·冰雪大兴安”第18届阿尔山冰雪节等15项活动,累计接待游客238万人次,收入30亿元。通辽市举办了“西辽河畔·乐享冰雪”第三届冰雪嘉年华等3项系列活动,累计接待游客404万人次,收入49亿元。赤峰市举办了“传承红山文化·点燃冰雪激情”达里湖冬捕旅游季等11项活动,累计接待游客591万人次,收入78亿元。锡林郭勒盟举办了“蒙古马精神杯”蒙古马超级联赛等9项系列活动129场,累计接待游客398万人次,收入51亿元。乌兰察布市举办了“火山草原·冰雪之恋”、乌兰察布“冰雪之恋”运动季等活动,接待游客280万人,收入34亿元。鄂尔多斯市举办了“暖城鄂尔多斯·活力冰雪盛宴”第13届冰雪文化旅游节等12项活动,接待游客769万人次,收入112亿元。巴彦淖尔市举办了“冰封河套·雪舞阴山”冰雪嘉年华等5项系列活动,接待游客257万人次,收入31亿元。乌海市举办了“山海沙城·醇美乌海”乌海市第二届冰雪嘉年华等5项活动,接待游客161万人次,收入19亿元。阿拉善盟举办了“心之所往·向善而行”万峰驼那达慕大会,接待游客158万人,收入18亿元。

  建立冬季旅游大宣传机制,助力冰雪旅游持续升温

  一是统筹各级宣传力量,形成冬季旅游宣传合力。截至去年年底,我区冬季旅游相关内容全网传播浏览量达15.31亿次,百余家国家级官方媒体助力,累计宣传报道共13720条。

  二是打响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向西一步去滑雪”冬季滑雪度假品牌。结合“十四冬”,打响“内蒙古冰雪那达慕”“越冷越过瘾”“千车万人”等活动品牌。通过直播带货,开展“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等旅游商品品牌宣传。推出自治区文旅厅厅长、盟市文旅局局长进直播间活动,累计收获阅读量6.3亿人次。

  三是盟市各级文旅部门和文旅企业积极开展宣传,在各媒体平台宣传冬季旅游产品、线路、攻略和指南等新媒体产品,为游客提供丰富的选择。

  积极谋划,推动内蒙古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抓紧制定出台促进全区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科学谋划、合理增加冰雪旅游的投入,推动建设一批冰雪旅游重点项目,夯实冰雪旅游发展基础。

  二是建设高水平滑雪场。坚持滑雪场高质量、集约化发展原则,提升牙克石、扎兰屯、美林谷、马鬃山等头部滑雪场品质和带动能力,借助呼和浩特、赤峰、呼伦贝尔、乌兰察布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建设一批高质量滑雪场。

  三是打造冰雪旅游头部业态。进一步打造我区莫尔格勒河、中国冷极村、阿尔山、马鬃山滑雪场、达里湖等冰雪旅游头部景区景点。不断提升阿尔山、华莲等旅游度假区建设水平,重点培育牙克石、扎兰屯、美林谷、马鬃山等国内一流的滑雪旅游度假综合体。以塞上老街、黄河湾、乔家金街等旅游休闲街区等为抓手,不断开发冰雪旅游新业态。

  四是深入挖掘特色冰雪文化。进一步挖掘我区“北疆文化”中的冰雪文化,持续打造“冰雪那达慕”“中俄蒙国际冰雪节”“达里湖冬捕节”等冰雪文化活动。传承传统习俗、文化,打造非遗、年俗、民俗冰雪旅游产品,常态化举办系列冰雪群众文化活动。将冰雪与自驾露营、音乐节、马拉松、艺术展等相结合,与交通、体育、商务、农牧等产业相融合,吸引更多的爱好人群。

  五是不断提高冬季旅游市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冬季旅游市场秩序,组织旅游企业开展自律行动,畅通投诉渠道,继续试行先行赔付机制,确保旅游投诉第一时间调解处置。千方百计满足各类游客的各种需求,积极解决游客在游览、保暖、如厕等多方面的需要。

  六是加强冬季旅游营销策划。借助“十四冬”契机,在俄蒙入境游、百万游客互送、滑雪度假、冰雪穿越、冰雪汽车测试等方面再出热点爆款。在通过官方渠道宣传拓展内蒙古冰雪旅游广度的同时,通过引流赋能增加热度,引导网络达人、网红等对内蒙古冰雪旅游正向发声,带动众多文旅头部博主为内蒙古冰雪引流,推动呼伦贝尔、阿尔山、赤峰、呼和浩特等地成为全网的热门冰雪旅游目的地。
责任编辑:张姝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