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只想入学,不想毕业

党建园地

2024-01-23 09:25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老师,帮我们家丽芬把帽子摘了,别热着老孩子。”“不让我碰,说里面有私房钱!”
  
  “老师,咱奶第一天来上课,没哭吧?”“没哭,就属她嗓门大。”
  
  ……
  
  近日,江西九江市一所老年大学90后声乐老师董福顺的上课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近120万次点赞。视频里,老人们正跟随节奏做准备活动,动作整齐划一、认真又可爱。
  
  有网友感慨,“爷爷奶奶们都学得好认真,居然没有上课走神儿的”“我也想给奶奶报个这样的班”“我老了也要上这个”。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以《“老师,咱奶第一天来上课,没哭吧?”》为题进行了报道,阅读量均达10万+。
  
  老年大学,何以引发大家的关注?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上学名额要靠“摇号”,热门课程需“秒杀”,报名排队四点起……近年来,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火遍全国。
  
  日前,国家老年大学内蒙古分部依托内蒙古开放大学正式设立。目前内蒙古有7所盟市开放大学分校成立老年开放大学,共开设30多类培训课程,举办各类专题讲座300余场,线下在校学员1万余人。
  
  北京市丰台区怡海社区老年大学办学20多年,不仅吸引了本社区的老年人参与,更辐射到周边街道社区。目前,有50%的学员来自本社区之外。
  
  在宁夏老年大学,2023年万余名老年人报名学习,331门课,从中国古代史讲到面包烘焙、服装走秀,“老人想学,基本什么课程都有。”
  
  在浙江绍兴钱清街道老年学校,常年开设舞蹈、声乐、戏曲等20多个课程班,特别是开办的农民画班深受欢迎。叉车司机毛华琴,4年前偶然接触到了农民画,一下子就爱上了。很多像毛华琴这样的农村老年人,都圆了在家门口上大学的梦想。
  
  ……
  
  最好的养老是学习,最好的养生是读书。
  
  据人民日报评论,截至去年11月,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学校)达7.6万所,学员2000多万人。
  
  “2023年始,中国年轻人去社区大学、夜校上课成为潮流。”中国新闻网《老年大学来了年轻人》一文指出,“但2023年年末,年轻人想去老年大学教书成为新趋势。”
  
  02
  
  老年大学,何以火爆?
  
  老人有需求,课程有满足。
  
  过去,老年大学的课程大多是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传统雅趣。如今,老年大学的课程并不“老”,越来越多的潮流款课程持续“上新”,满足着老年人与时代接轨的学习需求。
  
  比如,南昌市老年大学2024年春季班,开设了121门课程,除了服装裁剪、小儿推拿、茶艺、插花等特色课程,还结合实际需求,新增了大提琴、营养保健、西餐烹饪、无人机航拍等15个新潮专业。
  
  再比如,厦门市思明区老年大学前埔南分校手机摄影班学员万红英,曾经是个摄影小白,如今不仅提高了摄影技术,还在周边社区义务培训,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更多老年人。“老年人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有所为’就是要用我们学的知识去服务社会、回报社会。”
  
  老人有需求,社会有关切。
  
  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9亿人。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文化娱乐、教育、社交等方面的多元化、个性化精神需求,各地纷纷出台举措。
  
  上海打造中老年专属数字化学习平台“金色学堂”;
  
  陕西省制作“桑榆未央 智慧助老”系列微课程;
  
  浙江组建全国首个省级老年教育联盟,着力打造普惠式的“15分钟老年教育学习圈”。
  
  ……
  
  另外,已有社区居家养老中心、养老机构等开办老年大学,结合互联网特点,创新性打造渠道更为便捷、资源更为丰富的学习空间。
  
  老人有需求,国家有支持。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加快发展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提升老年教育现代化水平作出部署。
  
  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将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推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其中专门提到,建设国家老年大学,推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依托国家老年大学搭建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老年教育资源库和师资库。
  
  多项政策的陆续出台,有效推动了老年教育的发展,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03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学绘画、声乐、摄影,练英语、书法、瑜伽……在老年大学,“老同学”以学会友,求新学艺,在充实的学习和娱乐中“快乐养老”。
  
  “养老”,更要“享老”。
  
  随着意见的出台和落地实施,从实物到服务,再到文化、艺术、体育、休闲等,老年人更多个性化、品质化需求将得到更好的满足。
  
  可以期待,老年人心态更年轻、精气神更充沛、紧跟时代的步伐更有活力。
  
  等咱老了,也再上一回大学,体验一把咱奶奶的大学生活。
责任编辑:张姝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