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内蒙古是怎样炼成的?

党建园地

2024-01-19 15:20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雄浑厚重”“壮美辽阔”“冷热分明”“坚毅勇敢”“豪放爽直”……这些都是人们对内蒙古的印象。
  
  但你可能不知道,内蒙古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暖男”。
  
  “温暖千座城、点亮万家灯”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这个“暖男”尽显实力和担当。
  
  “暖男”内蒙古是怎样炼成的?一起来看看。
  
  02
  
  要成为“暖男”,首先要有实力。
  
  “头顶有风光、脚下有煤炭、手中有电网”,是内蒙古的特点,也是内蒙古的新能源优势。
  
  所谓“头顶有风光”,就是内蒙古拥有全国57%的风能资源,超过21%的太阳能资源,资源丰富。
  
  所谓“脚下有煤炭”,就是新能源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需要调峰,而火电是最好的调峰工具,内蒙古大量的煤炭资源加上庞大的火电机组,为下一步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接入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图片来源:奔腾融媒
  
  所谓“手中有电网”,就是内蒙古拥有相对独立的蒙西电网,电网的存在为新能源的接入、为探索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先行先试的机会。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内蒙古有着无法隐藏的实力!
  
  ——煤炭实际产能全国第一,
  
  ——风能可开发量全国第一,
  
  ——电力总装机全国第一,
  
  ——新能源装机全国第一,
  
  ——外送煤炭全国第一,
  
  ——外送电量全国第一,连续18年领跑全国,
  
  ——外送电能力及22种矿产保有量全国第一,
  
  ——煤电保供量全国第一,仅2022年一年就有力保障了29个省区市的用煤需求。
  
  这些“全国第一”,使内蒙古成为国家名副其实的能源资源“充电宝”“暖宝宝”。 
  

图片来源:奔腾融媒
  
  03
  
  要成为“暖男”,必须要有担当。
  
  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发展全局出发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是内蒙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要责和重任。
  
  这两年,在全国煤电供应紧张的背景下,内蒙古持续加大煤炭供应保障力度。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2022年8月22日,在“中国这十年·内蒙古”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孙绍骋书记说:“内蒙古是一个有温度的地方,过去鄂尔多斯羊绒衫‘温暖了全世界’,现在鄂尔多斯的能源温暖了大半个中国。” 
  
  近期,我国多地供暖供电需求攀升。关键时刻,“暖男”内蒙古站了出来!
  
  在鄂尔多斯煤矿智能装车站,一辆辆运煤车有序排队、自助装车,每50秒左右便可装满一辆车,平均每天有4.1万吨煤炭运往各地。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呼和浩特南站是内蒙古煤炭“出区达海”重要枢纽站,每隔几分钟就有一趟“万吨大列”从这里驶出,沿着铁路大动脉驶向曹妃甸港口,将滚滚“乌金”从塞北高原送到渤海之滨。
  
  除了煤炭保供,绿电是近年来内蒙古的保供“新宠”。
  
  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上,绿色能源的使用成为一大亮点。这其中,就包括来自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境内中国华能多伦风电场输出的绿电。
  
  跨越1600公里,来自内蒙古的清洁电能穿过旷野戈壁、跨越崇山峻岭,源源不断“抵达”杭州,注入杭州亚运会场馆及办公场地。
  
  作为全国最早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省份之一,内蒙古已成为京津冀供电大后方。
  
  自1993年第一条外送华北50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以来,内蒙古输电能力持续提升,送电范围覆盖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地区。
  
  内蒙古人自豪地说,在上海市,每3盏灯里,就有1盏灯是鄂尔多斯点亮的。
  
图片来源:奔腾融媒
  
  04
  
  要成为“暖男”,除了有实力、有担当,还需要有成长和变革的勇气。
  
  2023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中环产业园考察调研时强调:“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
  
  过去,曾经粗放发展的产业给内蒙古带来了分散低效、资源依赖等一系列问题。
  
  六年前,在参加2018年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
  
  现阶段,内蒙古正乘着《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的东风,抢抓历史机遇,推进新能源建设。
  
  目前,内蒙古打造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煤电、煤化工基地,全球规模最大的“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加紧建设;呼和浩特市加快能源资源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鄂尔多斯市正在全面构筑现代煤化工、新能源等4个世界级产业……
  
  2023年1-11月,内蒙古新能源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3%,全年新能源项目完成投资1700亿元。
  
  依托新能源资源丰富、清洁能源占比高、绿电使用成本全国最低等优势,内蒙古大力发展算力产业,助推数字经济,吸引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内蒙古建设我国北方最大的算力枢纽集群。
  
  风光制氢、源网荷储、零碳产业园区、自备电厂绿电替代等新的应用场景,是近年来内蒙古重点规划的项目,最大程度消纳新能源。
  
图片来源:奔腾融媒
  
  ——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
  
  “两率先”“两超过”,是“暖男”内蒙古在新赛道上制定的新的目标。
  
  05
  
  行走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暖男”内蒙古比任何时候都充满豪情,比任何时候都充满自信,比任何时候都充满干劲。
  
  第一,要抬头看路。
  
  要“跳出内蒙古看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找到内蒙古的位次和分量;
  
  要坚决扛起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以一域之力尽全局之责,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第二,要登高望远。
  
  登高望远,就是要望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望向现代产业新体系;望向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望向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新路子。
  
  正如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说的:“闯新路、进中游,不是另起炉灶,也不能一味守成,有的要坚持不变、一抓到底,有的则要加紧改变、重塑再造。”
  
  坚持不变、一抓到底的,是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这两件大事;
  
  加紧改变、重塑再造的,是产业结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
  
  第三,要跳起摸高。
  
  就是要摆脱路径依赖,“在抢抓机遇中扬优势、锻长板,在应对挑战中促转型、补短板”。
  
  就是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
  
  就是要抓住新能源领域这个“历史性的‘风口’”。抓住了这个“风口”,内蒙古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
  
  祖国正北方,亮丽内蒙古,一个有温度的地方!
  
  “暖男”内蒙古,眼有大局,肩有担当,手有实力,行有目标!
责任编辑:张姝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