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砂糖橘”回家啦!
1月10日,火遍全网的11位“小砂糖橘”结束东北之旅,回到家乡广西南宁。
橘色羽绒服、蓝色棉裤、与行李箱差不多的身高,半个月来,这群3—6岁的小朋友,在哈尔滨的冰天雪地里撒欢儿,萌化了东北“老铁”,牵动了广大网友的心,成为开年新晋“顶流”。
在“小砂糖橘”这一路的游学中,我们看到了什么?
02
一场“放心”与“放手”的双向奔赴。
在旅程中,老师悉心地呵护着孩子,带着他们在雪地上尽情打滚,一会儿“出溜滑”,一会儿“雪球大战”,还到“中国最北哨位”共唱国歌,在吉林市博物馆近距离观赏陨石……
第一次见到雪的孩子们(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这些“初体验”,这些宝贵回忆,背后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也离不开老师的付出。
这群孩子年龄最小的,只有3岁半,刚学会独立穿衣吃饭。跟着老师外出游学,从适应南北气候,到衣食住行,再到吃喝玩乐,家长和老师都需要鼓起很大的勇气。
一位家长说:“之前幼儿园有组织冬天去东北游学的经验,加上孩子也经常外出游学,我相信老师,也相信孩子。”
因为对老师的信任,家长愿意放手尝试。
因为老师悉心的照顾、丰富的经验、充足的准备,家长们能够放心。
正是这个“放心”与“放手”,成就了孩子们的这场旅行。
03
一场“小砂糖橘”与“尔滨”的双向奔赴。
旅途中,景区叔叔专车护送回酒店,消防员哥哥早起为他们学做糖葫芦、堆雪人,当地旅游团准备了丰盛的铁锅炖、锅包肉……素不相识的“老铁”们,将这群小游客当自家孩子宠,用“爱”紧紧地包围着孩子们。
北极村消防站的消防员带“小砂糖橘”参观游学(图片来源:中国消防救援微信公众号)
不仅有“老铁”的悉心呵护,“小砂糖橘”的一举一动,也牵动着千万网友的心。
在短视频平台上,网友代替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长们“数娃”,通过线上直播“看护”着孩子们。一时间,“云看娃”“云守护”成为网络热词。
无论是现实中的“老铁”,还是云端的网友,还是“小砂糖橘”,彼此素不相识,却用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一样的爱。
“我想警察叔叔跟我回南宁。”离开漠河,“小砂糖橘”哭着抱着警察叔叔不撒手。
“这一路我们的孩子真的是被爱包围着,被温暖包围着。”返程那日,带队老师在机场落泪,“一路得到很多关心,就像走亲戚,被当成家人特别感动。”
04
一场南方与北方的双向奔赴。
寒冬腊月,“走一趟亲戚”,孩子们受到了当地的盛情款待,家乡人也“按捺不住了”。
为感谢东北“老铁”的暖心守护,广西鲜美多汁的砂糖橘、沃柑,陆续运送到“老铁”们手中;
为“回报”广西“砂糖橘”,10万盒抚远蔓越莓、10万份五常大米陆续抵达广西南宁,免费发给市民。
砂糖橘、沙田柚、腊肉腊肠、蔓越莓……从南到北,从北到南,拿出自家最好的东西答谢对方,促成了这场广西“老表”和东北“老铁”的“双向奔赴”。
“小砂糖橘”打了个样,各地游学团整装待发,“走亲戚”“串远门儿”,“连锁效应”还在继续上演。
云南“小野生菌”离开哈尔滨后,云南表示两万盒鲜花饼和松茸饼干马上到;
贵州“小折耳根”,带着折耳根和洋芋来访黑龙江大庆;
……
南来北往中,“这趟走亲戚”,颇为热闹,特别感人。
05
一路游学,我们看到了很多,也从中收获了很多。
一路游学,在彼此信任、真诚呵护、不记回报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和谐、团结、友爱的画卷,让我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国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祖国处处都有亲人。
这一场“最美好的双向奔赴”,让这个寒冬从心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