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出圈的内蒙古实践

党建园地

2023-11-08 10:11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10月28日,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终评圆满落幕。
  
  《马铃摇响幸福歌》,从45部终评作品中脱颖而出,以98.89分获得全国第一。
  
  中国舞蹈“荷花奖”,于1997年创立,是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成就的专家奖,也是目前中国舞蹈艺术领域唯一保留的全国性奖项。
  
  从《爷爷们》到《草原英雄小姐妹》,从《黑缎子坎肩》到《骑兵》,从《浪漫草原》到《马铃摇响幸福歌》,内蒙古六次荣获“荷花奖”。
  
  文艺出圈的内蒙古实践,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01
  
  内蒙古的舞蹈,是感染人心的。
  
  马铃摇响,齐刷刷的抖肩、踏步、旋转动作连贯而出;鼓点起伏,喜洋洋的人马相偎相依,幸福的画面跃然眼前。
  
  “你弄不清人是马,还是马是人,没有人着急去弄清楚,就是一种幸福感的体现。”北京舞蹈学院教授潘志涛说。
  
  而在抖音上,《马铃摇响幸福歌》短短几分钟的演出片段下,都是网友“震撼”“太好看了”“看过,现场超燃”等一致好评。
  
  说起来,《马铃摇响幸福歌》并不是内蒙古乌兰牧骑第一次捧杯“荷花奖”,四年前,由鄂尔多斯民族歌舞剧院编创的《黑缎子坎肩》就曾获此殊荣,并备受认可,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出,登上央视综艺频道。
  
  在高大上的场合舞得出彩,在不起眼的平常日子里,内蒙古舞蹈所到之处,亦是一票难求。
  
  最近,正值舞剧《骑兵》全国巡演中。
  
  回想三年前,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终评演出结束的那一天,大幕尚未落下,评委还未离场,观众已蜂拥至舞台,青少年们对着舞台敬礼,中老年观众默默擦拭着泪花,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截至目前,舞剧《骑兵》已完成百余场演出,而这样的画面,几乎出现在每场演出谢幕时。
  
图片来源:内蒙古艺术剧院
  
  还有一支“粉丝队伍”,一直跟随着演出团队。《骑兵》巡演时,“粉丝团”从上海追到呼和浩特,再从呼和浩特追到南京、无锡;
  
  一位“六刷”的浙江籍粉丝把舞剧推荐给二十几个亲友,“每一个人都红着眼眶回了家,说谢谢我的邀请,说‘幸好来看了’,我想这是给《骑兵》最好的反馈!”
  
  一个作品好不好,观众的评判最权威,观众的反应最诚实。
  
  刷遍网络上的评价,真诚,是观众提及内蒙古舞蹈时,使用最多的字眼。 
  
  02
  
  内蒙古舞蹈的这份真诚,从何而来?
  
  扎根人民,长盛不衰。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
  
  《骑兵》中主角马“尕腊”红色马鬃的设计灵感,就源自于导演何燕敏父亲身边的红色战马;在战场上,“尕腊”忠于战士朝鲁,但在女主人珊丹面前,却会对朝鲁“吃醋”,马儿这样的性格特点,也源自于真实的生活观察。
  
  2017年,摘下“荷花奖”的群舞作品《爷爷们》中,13位舞者们,为了真实地演绎俏皮老顽童,他们回老家、翻老照片、电话采访……通过各种方式重新了解“爷爷们”。
  
  《浪漫草原》、《黑缎子坎肩》、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无一不是扎根生活沃土的杰作。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演中修、演中改,精益求精。
  
  文华奖,是中国舞台表演艺术政府最高奖,每三年评选一次。
  
  历经38次创作修改,5个版本打造,42场演出,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终于填补内蒙古在文华大奖领域的空白,实现了零突破。
  
  去年,《骑兵》创演团队同样进行了第6次修改提升,覆盖舞蹈本体、舞美、服装、灯光等各艺术门类。最终,《骑兵》在39部作品中脱颖而出,摘得第十七届文华大奖。
  
  首演会结束,作品却从未“完成”,在巡演过程中,观众的反馈也给了文艺工作者不断创作的灵感。
  
  四刷《骑兵》的观众说:“剧方和演员都特别珍惜观众,每一次演出都发问卷,场刊甚至不售卖只送。演员看见我还说‘啊,我记得你’。”
  
图片来源:中国艺术头条
  
  事事有回音,念念有回响。
  
  “工作人员会让你感受到内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不管是团长还是摄影小哥哥,主打的就是一个接地气,和观众像老朋友一样交谈,聊骑兵背后的故事、今后的规划。”江苏南京的观众说。
  
  “在大厅和我们一个个签名、合影,到快十一点,签完所有人才离开。”福建厦门的观众说。
  
  用心服务群众的作品,是观众与剧团双向奔赴,是团队与作品迈向高峰,是人气和口碑双双丰收。 
  
图片来源:内蒙古艺术剧院
  
  03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文艺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今年6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说,“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文艺方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埋头耕耘,积极创新,努力把北疆文艺事业推向前进。”
  
  第八次文代会以来,内蒙古文艺创作成果丰硕,经自治区文联和各文艺家协会推荐,共有788部作品荣获全国和自治区重要文艺奖项。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今天,内蒙古文艺之花开遍祖国大江南北。
  
  《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内蒙古经典歌曲演唱会唱响首都,实力圈粉;
  
  交响乐《旗帜》、民族管弦乐《丝路草原》、民乐映九州《塞上牧歌情》马头琴音乐会等文艺精品开展全国巡演。
  
  ……
  
  盘点这些“出圈”的内蒙古文艺作品,是勇于创新,争创一流;
  
  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怀,为人民放歌;
  
  是讲好了人民的奋斗故事,做到了“既能满足文化需求,又能增强精神力量”;
  
  是生动展示了内蒙古绚丽的历史文化、现代的城市气息、幸福的生活图景。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识见”相信,下一个“全国第一”,行之将至。
责任编辑:崔致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