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新华网
01
生活中,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叹惋:
我已经60岁了,还追求什么目标?
我已经70岁了,还谈什么事业成就?
我已经80岁了,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发展兴趣爱好?
心理学上,有个“社会时钟”的概念,简言之,就是大众认可的“什么年龄该做什么事”。一旦错过大众认可的“年龄”,一些人就会自我设限,拒绝前行。
其实,真正勇敢的人,向来不会将年龄当作人生的门槛。
定义人生的,从来不是年龄。
近日,广西桂林一位百岁老奶奶创作山水泼墨画的视频上了热搜。
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纷纷予以报道。
网友们直呼“高手在民间!”“一百岁也可以活得如此惊艳!”
满屏留言皆是“励志”“感动”。
02
学习不止、奋斗不息,便无惧衰老。
每个人都会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老。我们又该如何从容、坦然地面对衰老?
在广西桂林这位百岁老奶奶身上,我们找到了答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只要学习不止、奋斗不息,便无惧衰老。
2022年,浙江永康一位86岁的老爷爷为了带行动不便的老伴看病、到菜场买菜,在满足条件后报名并成功考取驾驶证,引发网友热议。
就在大家佩服老人在这个年纪还有这般毅力时,他的身份更让人肃然起敬。
老爷爷是“两弹一星”研究员孙振锄,曾多次参与核试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试验。
1964年4月,孙振锄毕业于哈军工原子工程系核爆炸测试专业。
毕业论文刚答辩完,他就被抽调到戈壁滩,参加我囯首次原子弹爆炸试验,从此成了隐姓埋名的一员。
直到1964年10月16日下午,我囯首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孙振锄终于可以走出戈壁滩,回到老家看望家人。
同年11月,孙振锄进入原国防科工委廿一所,从事核武器科研工作,整整32年。
2021年,孙振锄的老伴李克因为手术,行走、起坐都有些困难,很少出门。孙振锄和老伴商量:“现在国家放宽政策,70岁以上也可以考驾照了,我准备考,然后买辆车,这样就可以带你出门了。”
开始,孙振锄报名学车,被大多数驾校劝退。只有一家驾校称可以试一试,条件是老人得先通过科目一的考试。就这样,孙振锄成了驾校的“高龄学员”。
科目一和科目四,他都是满分通过。练科目二时,他拿着笔记本,一边记一边实践。
2022年,孙振锄正式拿到驾照。
网友留言称:“活到老学到老,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
目前,87岁的孙振锄虽然休养在家,但他依旧爱钻研。
钓鱼是孙老的一大爱好,他参加过不少钓鱼比赛,还获得了各种奖项。孙振锄说:“我自己琢磨做了个‘声纳探鱼器’,比别人有优势,钓到的鱼也最多,因此获奖.....”
内蒙古革命老兵任明德一片丹心,前半生历经枪林弹雨,30年军旅生涯,荣立5次战功;他一把扫帚,后半生躬身街衢清扫,硬是扫出了自己脚下的一个两万五千里。
他最小的孙子任建斌在成为正式党员的第三天,手拿任老生前亲手栽下的翠菊,在爷爷墓前再次立下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铮铮誓言。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通辽市东郊街道明德志愿服务队,点名时,队员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叫任明德!
在岗位,为国家建功劳,活出价值;不在岗,为社会为家庭作贡献,活出精彩。
这是孙振锄和任明德的选择!
03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国民奶奶”吴彦姝,今年已经85岁了,曾凭借电影《妈妈!》中的精湛演技,拿下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女主角。
65岁退休前,吴彦姝曾在话剧行业深耕数十年,多次受邀在人民大会堂主演话剧《刘胡兰》。
因为热爱演戏,退休后她又重新做回演员,并将自己定位为“新人演员”,仅2021年她就接拍了7部影视剧。
当有人说“这么大年纪还出来演戏,家里孩子该有多不孝”时,吴彦姝淡然处之。
她说,人必须要有自己的事业,这样你才会有一种自己的信念、自己的精神气。
2004年,“时代楷模”苏和到大漠中的黑城遗址旁开始种树。
近60岁的苏和下定决心,只有一句话:“种树心愿不了,这辈子不安心。”
苏和知道:要想让梭梭成活,必须得有人在沙漠里住下来照看,他要做这个人。当时,黑城条件异常艰苦,没树,没路,没电,更没有一间房子,四处是戈壁黄沙,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苏和和老伴儿还是在这里安了家。因为缺少在沙漠里种植梭梭的经验,第一年种下的梭梭几乎死亡殆尽,第二年种下的梭梭成活率也不高。苏和说,自己是共产党员,走了,丢党的人,也丢自己的人。
所以,他像梭梭一样在荒漠里扎下了根。
历时10余年,他种植的梭梭林已成为阿拉善盟面积最大的人工梭梭林之一。
不管你现在多少岁,如果有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那就立刻去做,要永远相信,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04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程,99岁的黄永玉留下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和文学作品。
在许多人眼里,黄永玉是那个“好玩的老头”:爱山爱水,爱猫爱狗,爱亲人爱小孩,爱世间万物……
12岁离开家乡流浪,14岁发表作品,50岁考驾照,80岁上时尚杂志封面,93岁开法拉利玩漂移,99岁还画了一只蓝兔子作为贺岁邮票,想要100岁的时候开画展。
国画、油画、版画、漫画、木刻、雕塑、散文、小说,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临终这一年,99岁了,黄永玉还醉心创作。
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只有始终如一的坚守。
“人民艺术家”秦怡走过百年光影路,将毕生奉献给电影事业,用一个个鲜活的角色拓宽了人们对中国电影的认知。她以93岁的高龄自导自演,为拍摄电影《青海湖畔》登上海拔3800米的高原,讲述女气象工程师梅欣怡舍小家为国家的动人故事。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找到你的兴趣所在,努力让它创造出更大价值。
05
年龄焦虑这件事,不管多少岁,好像都逃不掉。
大家都在求索:面对充满挑战的生活,我们如何才能活出精彩,滚烫如初?
今年9月,天津大爷花样跳水刷爆网络。对如何打开老年生活这个话题,大爷们不屑回答,他们选择——哗啦一声,直接扎入水中!
网友幽默地说:“风可以吹起一张大白纸,却无法吹走一位只穿裤衩的大爷,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据联合国预测,2025年中国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如何拥有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已成为重要课题。
“两弹一星”研究员孙振锄、“时代楷模”苏和、革命老兵任明德、“老顽童”黄永玉、“国民奶奶”吴彦姝、天津跳水大爷们告诉我们:年龄只是一个数字,老人也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不断尝试新鲜事物,甚至重新开启一份热爱的事业,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不要向岁月低头,也别轻易说“老”。
年龄应该是一枚“勋章”,而不是一道“硬伤”。
定义人生的,从来不是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