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子”为什么火了?

党建园地

2023-05-23 09:24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近日,关于“找搭子”的话题引发热议。截至5月22日,“人民日报评论”微公号《饭搭子、话搭子、健身搭子……我们为何需要一次“恰到好处的陪伴”》,“共青团中央”微公号《“饭搭子离职了,比失恋还痛苦……”年轻人开始流行找各种搭子》,阅读量均超过10万;央视新闻相关内容阅读量近百万。在网端,话题#超一半的年轻人有搭子#阅读量达2.1亿,相关话题阅读量达2.7亿。
  
  到底什么是“搭子”,为什么需要“搭子”,你有“搭子”吗?
  
  02
  
  什么是“搭子”?
  
  “搭子”是一种特定场景下的社交关系,指的是各种主动结成的临时搭档,主打一个垂直细分领域的精准陪伴。
  
  生活中,万物皆可成“搭”。遇到“第二杯半价”时,“奶茶搭子”便能够“挺身而出”;同事一起加班到很晚,可以组成“饭搭子”,商量着点外卖,或者去喜欢的馆子;想健身又怕坚持不下去,不妨给自己找一个“健身搭子”,一起执行训练计划、互相监督;同一个小区的家长,可以组成“遛娃搭子”,推着婴儿车边遛边聊,分享育儿经验,互换玩具;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有了“学习搭子”一路陪伴,既能共享资料、交流心得,也能互相鼓励……
  
  “健身搭子度蜜月去了,我这一个月的健身计划估计要泡汤了。”“吃饭搭子外地学习去了,我这周午餐要对付了。”不知不觉间,人们早已习惯了“搭子”的存在,不一定形影不离,也不见得亲密无间,但伴随着交流的共鸣、情感的共振,“搭子”之间形成了一种温暖的默契,享受彼此提供的恰到好处的陪伴。
  
  03
  
  为什么热衷于找“搭子”?
  
  “搭子”可以看作一种“精准陪伴”——将生活中需要陪伴的事情进行切割,“分发”给和自己这一部分需求相同的人。
  
  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张雯表示:“很多事情一个人完全可以独立完成,但适时地寻找一个可以结伴同行的搭子,既可以让自己感到安全,也能满足自己社交的需要。”
  
  比起那些固定的社会关系,“搭子”更多的是基于相近的兴趣爱好、短时间相同的目标、同一段闲暇时间等要素形成的互动关系。
  
  彼此将交流的内容限定在眼下搭伴做的事情上,更专注,更容易达成目标,这让人们感到放松和舒服。
  
  人与人之间需要起码的信任,但与陌生网友搭伴,也要甄别网上发布信息的人,是否真实靠谱。找到合拍“搭子”,安全是第一位的。
  
  04
  
  好“搭子”带来什么?
  
  “搭子”的要义,在于“恰到好处的陪伴”,这样的陪伴里有直接而简单的快乐,有志同道合的默契,有同向同行的帮助,主打一个双赢。
  
  和“旅游搭子”翻山越岭,去看生机勃勃的大好河山。
  
  网友妍假期旅游出发前好友突然爽约,通过朋友圈找到了相同境况的前同事珂,临时组成了“旅游搭子”。原本在公司并没有多少交集的两人,在行程中发现彼此旅行习惯非常合拍,两人有商有量确定每天行程,几天的旅行轻松而惬意,此次旅行还未结束,她们已经决定长期组成“旅行搭子”,并开始计划下一次的出行了。
  
  和“考研搭子”挑灯夜战,在青春的路上搭伴进步。
  
  2023级盐城工学院电气工程学院193班同寝室的5位同学全部考研成功。他们因为经常在一起学习,被同学们称为“研搭子”。从去年3月开始备考,作为“研搭子”的他们合力搜集考研资料,每天的复习计划都会互相参考,以调整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表。无论是每个夜晚的挑灯夜战,抑或书本上的请教与争论,他们共同努力,创造了一个积极、自律的氛围。并且,在他们的带动下,班里的“研搭子”团队又有了几个,最终班里共计16人考研成功,友情在奋斗与陪伴中升华。
  
  和“志愿搭子”一起帮助他人,在奉献中收获美好。
  
  内蒙古蓝哈达爱心公益协会负责人徐小刚带动身边很多人成为“志愿搭子”。他们一起在高考期间免费接送高考生,一起去街道、养老院进行志愿服务……微光成炬,志愿同行,他们在公益活动中成为朋友,一起身穿志愿马甲,在奉献自我中发光发热。
  
  找到属于自己的“搭子”,和“搭子”一起成为更优秀的人!
  
  05
  
  步伐一致的人总会相遇。
  
  于千千万万人之中,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轻轻说一声:“哦,搭子,你在这里!”
  
  不一定时刻联系,但能彼此鼓励,那些陪你学习、运动、美食、旅游的人,都有可能会成为你的“搭子”。
  
  拉上你的“搭子”,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一起奔跑在热烈的青春里,一起走遍四方、看遍祖国的千山万水。
  

  原来一个“搭子”的距离,是恰到好处的距离。 

责任编辑:刘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