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一事,终一生

党建园地

2023-05-11 09:56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A A A

  01

  5月4日,时逢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日,“敦煌女儿”樊锦诗向母校捐款1000万元,设立樊锦诗教育基金,用以支持北大的敦煌学研究,鼓励更多学子投身敦煌文物保护事业。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的交汇之地;敦煌文化,绵延千年,多元灿烂。
  
  “我白天想敦煌,晚上梦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为敦煌努力。”与700多个敦煌石窟相守60年的过程中,敦煌改变了樊锦诗,樊锦诗也改变了敦煌。
  
  “择一事、终一生。”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这样勉励敦煌文化的科研工作者。而这句话正是樊锦诗一生与敦煌结下深厚因缘的写照。
  
  02
  
  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毕业,怀着保护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梦想,一头扎进戈壁大漠,一待就是60年。
  
  从壁画病害防治到崖体加固,从环境监测到风沙治理……60年来,樊锦诗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断代,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并将“数字敦煌”的构想化为现实,将洞窟、壁画、彩塑及与敦煌相关的一切文物加工成高智能数字图像和电子档案,用“数字化”永久地保存了敦煌信息。
  
  住土屋,睡土炕,用土桌,坐土凳,喝咸水,吃粗粮……本就体弱的樊锦诗咬牙坚持着,最苦的还是至亲分离。从敦煌到武汉,两地相距2500公里,夫妻天各一方,孩子寄养在农村。19年后,樊锦诗的丈夫彭金章来到莫高窟,他们才得以团聚。
  
  为了弥补曾经聚少离多的生活,樊锦诗打算用退休后的时光两人四处走一走。但是退而不休的樊锦诗,牵手爱人走一走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爱人彭金章2017年去世后,每每讲到这件事,樊锦诗都会说“我对不起他”。
  
  60年春秋冬夏,樊锦诗走遍大大小小735个洞窟,看遍了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
  
  2019年9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为樊锦诗颁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奖章。这是总书记第五次和樊锦诗握手。从“你是研究敦煌学的”到“希望大家把研究保护工作当作终身事业和无悔追求”,总书记每次对敦煌的关心关注,都让樊锦诗倍感温暖。
  
  樊锦诗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先进工作者”“改革先锋”“最美奋斗者”等称号。2009年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9年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一腔爱,一洞画,从青丝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03
  
  “一生择一事,一事终一生”,这是樊锦诗的人生信条,也是几代莫高窟人坚守大漠的真实写照。
  
  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樊锦诗将一辈子都献给了敦煌,在写给北大新生的信中,樊锦诗写道:“我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转,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值得。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
  
  择一事,终一生,注定会很累、一定也会有很多苦。然而,无数人用实际行动证明:负责任最苦,尽责任最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
  
  2021年6月17日,百岁翻译泰斗许渊冲逝世。因为他,我们遇到了“信达雅的世界”,感受到了“择一事,终一生”的难能可贵。许渊冲一生致力于中英、中法文学翻译,曾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是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在耄耋之年且罹患直肠癌的情况下,许渊冲仍给自己制定“每天翻译1000字”的工作计划,93岁时还制定了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目标。别人劝他不要过度劳累,他却回答“翻译的快乐对于我就像水和空气”“沉浸在翻译的世界里,我就垮不下来”。
  
  升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与不法分子作斗争……一天的坚持或许不难,一年的坚守弥足珍贵,而王继才和王仕花夫妇为祖国守岛,从青春韶华到两鬓斑白,用了整整32年。
  
  “生命之花会凋零,事业之树能长青。”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对事业的追求是无限的。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只要保持初心,始终向着一个目标坚定前行,用一生去拼搏奋斗,就一定能有所成就,让人生出彩。
  
  04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樊锦诗的坚守,给无数青年学子呈现了关于人生选择和家国命运的生动课堂。
  
  “守一不移”,用毕生精力干一件事。60年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这坚守需要信念,需要毅力。
  
  在内蒙古阿拉善有一个“故事爷爷”,他的故事不是写在书里,而是刻在石头上。26年保护石头,也是保护石头上的故事,26年把石头上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他就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铁木尔萨那老人。26年如一日,他奔波在700多平方公里的戈壁滩里,巡护1000多幅岩画,不仅致力于保护好这些在世界岩画界享有盛名的历史画卷,更是每到一处就把这些石头上的几千年前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王津,是故宫钟表修复技艺第三代传人。40多年来,他坚守在钟表修复岗位上,以心到、眼到、手到的精湛技术,分毫不差地修复几百件钟表,让一件件尘封了上百年的古老钟表“重获生机”。在始终如一的细致、专注及耐心中,工匠精神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深山信使”王顺友,坚守马班邮路32年,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在雪域高原跋涉26万公里,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说:“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就是为了走邮路才来到人世上的。”
  
  一个人做点事情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成一件事。“择一事”是一种心态与责任,“终一生”是一种理想与坚持。 
  
  05
  
  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一辈子热衷于所爱,是一件幸运的事。浪漫的从不是做了什么,而是做了多久。
  
  是做“跨界人”还是“守界人”,都需要有坚定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始终不渝,以“十年磨一剑”的恒心毅力,在奋斗之路上,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择一事,付之以热爱;终一生,付之以坚守。
  

  一颗心、一件事,便是一辈子。

责任编辑:刘珂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