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论理

【学习论理】法与时转则治

2022年01月17日 10:57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出处】
 
  出自韩非(战国)《韩非子·心度》。
  
  【原文】
  
  法与时转则治,法与世宜则有功。
  
  【释义】
 
  法度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才能治理得好;社会治理只有与社会实际相适应,才能取得成效。
  
  【启悟】
 
  小区电梯间的广告,收入归谁所有?毕业租房烦心事不断,如何避“坑”?情侣分手后,“补偿协议”有效吗?离婚后“被负债”,如何维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以来,这些百姓身边事,都能在民法典里找到答案。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民法典施行一年来,民事权利保护进入了“法典”时代。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从婚姻家庭到物权债权,大到对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保护,小到“霸座”、手机APP收集信息、孩子给游戏大额充值……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被民法典的内容所涵盖。比如,一场比赛中,周某打出的羽毛球击伤了宋某的右眼。宋某将周某诉至法院,要求其赔偿医药费等损失。法院基于民法典的“自甘风险”规则,当庭判决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再比如,民法典实施后,广东审结的首例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案,一个“熊孩子”随手将一个矿泉水瓶从自家35楼的阳台往下扔,在小区楼下散步的阿婆受惊摔倒,造成十级伤残,最终法院判决孩子家长赔偿阿婆9万余元……一年来,从适用“自甘风险”规则护航文体活动健康有序开展,到守护“头顶上的安全”,再到对个人信息提供周密保护等,一桩桩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将法律条文还原为一个个鲜活案例,在全社会上演了一堂堂影响深远的民法典“公开课”。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到市井坊间、寻常巷陌,民法典激荡起的法治涟漪,正在并将长久影响中国人的生活。事异时移,法随时变。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生活方式在不断变化,社会关系在不断调整,民法也需要与时俱进。民法典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解决了民事法治建设的所有问题,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探索,还需要不断配套、补充、细化。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民法典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民法典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从群众中来,更要到群众中去,只有植根社会生活的深厚土壤,才能让人民群众收获满满的法治获得感。我们相信,随着民法典所倡导的价值理念越来越被社会广泛接受,日益融入群众生活点滴,民法典定能更好护航人民美好生活。


责任编辑:刘珂琦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