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论理

【学习论理】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2021年04月28日 09:05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出处】

 

  出自清代万斯大的《周官辨非·天官》。

 

  【原文】

 

  圣人之治天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释义】

 

  圣人治理天下所用之道,凡是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即使再小也要去做;凡是危害百姓的事情,即使再小也要革除。

 

  【启悟】

 

  记得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出访欧洲,德国总理默克尔问他:“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最急迫、最关心的是什么?”习近平答道,治大国若烹小鲜。再大的成就除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小,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人,都会变得很大。大与小的辩证法,蕴藏着中国之治的方法论。生活中,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关乎群众“小确幸”,就会经常出现在习近平大国治理的议题中。

 

  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更能让人触摸到中国发展的脉动、感受到中国前行的底气。因为发展不仅是国家的宏大叙事,更是具体而微的:在声势浩大的“厕所革命”里,补齐的是中国快速发展中巨大的历史欠账和社会文明的短板;把加油站建在海拔5000多米、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的“生命禁区”,是“最后一公里”的兜底;地摊经济、小店经济,和“高大上”一样,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推进公共设施适老化改造”写入“十四五”规划纲要,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温情诠释;在吉林延边、内蒙古东部、湘西地区等许多山脉腹地行驶着的81对公益性慢火车,每年运送沿线群众1200万人次,是山区老乡的“致富车”,是孩子们的“放心校车”,也是时光里的“乡情车”……近年来,我国在多领域推出满足各种群体需求的公共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破解民生难题,扎扎实实地增强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生动说明,新时代中国不仅注重发展的速度,更追求发展的温度。

 

  一滴水珠的轨迹,可以折射江河的奔腾;一朵花儿的绽放,可以见证春天的绚丽;一个个生动的发展细节,可以透视中国的民心和未来。中国的发展绝不允许高楼大厦的背后还有贫民屋,也绝不让一个人在小康路上掉队。宏大叙事动人心魄,微小瞬间同样直抵人心。

 

责任编辑:柔倩(实习)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