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论理

【学习论理】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

2021年03月31日 09:06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李桂荣

 

 

 

 【出处】 

 

    出自《黄帝内经·灵枢·逆顺》。

 

【原文】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释义】

 

    高明的医生防病于先,在疾病尚未表现于外时就有预见性地予以调治,而非等到病情发展变化后再去医治,及早预防和治疗,才能掌握战胜疾病主动权。 

 

【启悟】

 

    古语云:“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治未病”成本最低,也最容易;“治欲病”次之;“治已病”成本最高,也最困难。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预防上多投入1元,治疗就可减少8.5元,并节约100元抢救费。健康中国的建设,不仅要“治已病”,更要“治未病”。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特别在人类仍旧饱受疫情困扰的当下,我们对健康更加渴望、更加珍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那样,“健康是1,其他是后面的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一切的根本。预防“病魔”,方能驱逐“穷魔”;斗赢“病魔”,才能拔掉“穷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努力补上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短板”,持续推进落实“大卫生”“大健康”政策,重点加强对贫困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的规范管理与健康服务,为553万户因病致贫返贫家庭、734万名患病群众建立了健康扶贫工作台账和动态管理数据库。通过健康扶贫精准发力,医疗重心资源大力下沉,为人民健康铸起坚强后盾。

 

    “今天,你运动了吗?”健康中国的实现,还需要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管住嘴、迈开腿、荤素搭配、戒烟限酒……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治病到“治未病”,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运动习惯,养成“少油、低盐”的饮食习惯,养成“少熬夜、不久坐”的生活习惯,促进全社会关注健康、重视健康,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责任编辑:柔倩(实习)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