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学习论理

【学习论理】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2021年03月30日 11:42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闫立功

  

  

  

【出处】

 

  出自2002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主编张清泉。

 

【启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论文写得好,只是“纸上谈兵”;扎根于人民的沃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才能找到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正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说,“书本上种不出水稻,电脑上也种不出水稻,只有在试验田里面才能够长出我所希望的水稻。”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世纪90年代后期,福建对口帮扶宁夏脱贫,电视剧《山海情》中带领帮助贫困群众种菇卖菇的教授凌一农的原型就是“菌草之父”林占熺,他带着菌草到宁夏,发动1.7万农户利用菌草技术栽培食用菌,带动户均增收8000元,将昔日“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的“干沙滩”建设成为寸土寸金的“金沙滩”。为了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人人都能最快地掌握菌草技术,他把自己发明的技术一再简化,拆除一切技术壁垒,直到大家“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当地老百姓用这样的顺口溜来赞美林占熺“点草成金”。数十年来,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用双脚丈量贫瘠的山河故土,将菌草技术推广至全国31个省500多个县区。像林占熺这样“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科技特派员还有很多很多:“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蔬菜院士”李天来、“柑橘院士”邓秀新、“农民院士”朱有勇……他们把教学课堂放在田间地头,是农民眼中的“田专家、土秀才”;他们被老乡们亲切地称为“科特派”,总能让“好技术”与“富群众”有机结合;他们甘当6500万农民的“服务员”, 让农民们的“土疙瘩”变成了“金疙瘩”。

 

  实践是无字之书,是理论之源,也是第二课堂。广大科技工作者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去最偏远的村寨,住最穷的人家,真正兑现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农民田地里的誓言,交出了一份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时代答卷。新时代的中国农村既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又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大有可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人才扎根田间地头,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用实绩诠释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和崇高价值追求。

责任编辑:高欣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