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实践快讯

全国首笔“草票”碳汇交易在包头完成 实现生态价值三级跨越

2025年11月05日 09:30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

  记者11月3日从包头市林草部门获悉,达茂旗完成首笔10万吨荒漠草原碳汇交易,交易金额达70万元。这笔交易标志着该旗在全国率先探索的“草票”机制取得实质性突破,为荒漠草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

 

  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肩负的重要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近年来,包头达茂旗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草原增绿、牧业增效、牧民增收。2024年12月6日,达茂旗率先在全国发行首张“草票”,初步打通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壁垒。在此基础上,达茂旗积极推进“草票2.0”改革,通过出方案、定目标、建制度、抓落实,最终成功实现首笔碳汇交易。

 

  据介绍,此次交易的草原碳汇开发项目严格遵循国际VCS VM0026方法学进行计量,依托草原植被高度、盖度、生物量、土壤碳库等关键生态指标,结合草地放牧经营情况及气候条件等多重因素,精准计量草地年固碳量。项目还引入遥感技术与GIS系统,对草原地理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与动态分析,确保所有计量碳汇均来源于人工实施的退化草原生态修复项目所产生的实际碳汇。在通过VCS体系下的独立审核后,项目碳汇量的真实性与有效性获得权威认证。

 

  据了解,该项目累计碳汇量约为12916.2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计入期为40年,年均碳汇量达32万吨。目前,首期已签发40万吨,达茂旗积极对接国际潜在碳信用需求方,依托CCER交易平台,成功将内蒙古草原碳汇生态产品销往欧洲市场。

 

  从“草票”机制的设计运行到碳汇交易的市场落地,达茂旗完成了从“一片草”到“一张票”再到“一桶金”的生态价值三级跨越。此次交易的成功,不仅标志着草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为实现草原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迈出了关键一步。

 

责任编辑:吴乐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