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实践快讯

内蒙古自治区扎实有序推进“护绿”行动

2025年07月04日 15:11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护绿2025”专项行动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根据国家《“三北”工程重点项目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护绿2025”行动方案》要求,全力抓好种苗检疫,全面开展监测工作,多措并举实施防治,稳步开展“护绿2025”行动。

 

  持续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印发《内蒙古自治区“三北”工程重点项目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护绿2025”行动方案》,建立健全“三北”工程重点项目林草有害生物防控跟踪服务机制和监测防治一体化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统筹安排部署,推进行动有序开展。

 

  持续加强检疫执法

 

  依托全国林草植物检疫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建立“三北”工程核心攻坚区和协同推进区林木种苗调运检疫台账,实行“一账一单”全过程跟踪服务,累计完成种苗落地复检批次2901次,实现“三北”地区种苗产地检疫率100%,“三北”工程重点项目种苗复检率100%。全区各地积极同司法部门沟通协调,扎实推进检疫执法主体资格申领工作,全区629名林业植物检疫员已有180人取得执法主体资格,有力推进检疫执法流程规范化。

 

  持续完善沟通协调机制

 

  向社会发布“致广大涉木企业和个人的一封信”,进一步强化林草有害生物防治机构同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养护单位、后期管理单位的有效沟通,及时疏通难点堵点问题,保障“护绿行动”抓实见效。

 

  持续加强日常监测

 

  依托全区林草有害生物监测网络体系,积极发挥工程区内监测站点作用,对重要有害生物进行专题趋势预测,及时发布生产性预报。累计发布生产性趋势预报171次、中长期预测报告50次,为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指导适时开展有害生物防治提供有力科学依据。

 

  持续加强科学防治

 

  全区各地因地制宜,有序开展光肩星天牛、沙葱萤叶甲、鼠(兔)害等重点林草有害生物专项调查,开展鼠(兔)害预防性防治63.78万亩。鼠(兔)害发生(危害)中度以上地区采用生物药剂、物理防治等方式累计开展防治20.75万亩,有效降低项目实施区鼠(兔)害危害,保护新造林种草地绿化成果。

 

  持续提升防控队伍能力

 

  开展重点项目区防治物资储备、设备养护专项指导,保障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在东部五盟市联防联治机制基础上,分别建立西部四盟市、中部三盟市林草有害生物联防联治机制,逐步实现全区林草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全覆盖;累计开展“三北”工程区基层有害生物防控队伍业务培训96次、4200人次,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全区林草有害生物防控知识竞赛。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以护航“三北”工程建设为重点,积极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能力水平,为“护绿2025”行动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实践全媒体记者 郭慧文)

 

责任编辑:吴乐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