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实践快讯

“6·26”国际禁毒日|内蒙古自治区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4年06月27日 16:24 来源:平安内蒙古微信公众号 作者:

  6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对2019年以来全区禁毒工作情况进行通报。自治区禁毒委副主任、教育厅副厅长张俊喜,自治区禁毒委委员、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德志,自治区禁毒委委员、邮政管理局副局长董刚,自治区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刘志刚,自治区卫健委医政处处长阿斯楞,自治区戒毒管理局副局长潘涛出席发布会并答记者问。




  五年来,内蒙古各级禁毒部门坚持“打、防、管、控、戒、宣”多措并举,保持了“禁毒执法打击效能上升、禁毒宣传教育成效上升、吸毒人员管控率上升和毒品流通数量下降、吸毒人员占比下降”的工作势头,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取得明显成效,全区禁毒斗争形势稳中向好。

  毒品问题综合治理机制不断完善。自治区党委、政府将禁毒工作纳入市域社会治理范畴,列入平安建设和文明创建考评;自治区政府每年配套禁毒专项经费,加大基础设施和科技装备建设投入;自治区人大颁布实施《内蒙古自治区禁毒条例》;禁毒委成员单位合力推动禁毒宣传、禁吸戒毒、禁种禁制等工作;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指导建设禁毒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禁毒志愿者队伍,毒品问题综合治理机制日臻完善。

  毒品违法犯罪打击效能大幅提升。公安部门担当主责,以“清源断流”行动为牵引,整合邮政、海关、民航、铁路等部门资源,保持禁毒严打高压态势,5年累计破获毒品刑事案件206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40名,缴获各类毒品102.2公斤;全方位强化寄递物流贩毒通道控制,在12个盟市物流园区建设禁毒工作站,寄递渠道涉毒线索发现能力、毒品贩运查缉堵截成效大幅提升,延伸破获的毒品案件数占全部案件总数18.5%。

  全民禁毒宣传教育成效深度拓展。以青少年为重点,在全区2800余所学校常态化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组织130余万名学生通过“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平台”学习禁毒知识,学习参与率达到90%以上;建成各类禁毒宣传教育基地128个、“全国禁毒宣传教育基地”1个;同时依托“五位一体”禁毒新媒体线上平台播发禁毒消息、开展禁毒知识讲座;组织禁毒巡回宣讲、禁毒普法志愿服务等线下大型宣传活动400余场(次),人民群众识毒防毒拒毒意识显著增强。

  吸毒人员管控帮扶基础有力夯实。以“吸毒人员收戒收治”行动为抓手,最大限度排查收戒隐性吸毒人员,全区现有吸毒人员从2019年的2.9万人减少到目前的9875人;推进“禁吸戒毒基础年”建设,完善药物维持治疗与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无缝衔接机制,发展禁毒专兼职社工队伍,落实吸毒人员全环节管理措施;深化“平安关爱”行动,组织街道(乡镇)开展戒毒康复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帮扶戒毒人员及其家庭成员9028人次。

  涉毒风险隐患防控屏障持续稳固。结合内蒙古地域特点,完善毒情监测预警体系,形成了监测数据异常地区溯源核查、打击、治理的工作闭环;公安、药监、市场监管等部门各司其职、协同联动,依法强化易制毒化学品行业、设备监督管理,全区易制毒化学品管控率达到100%;采取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科技手段开展禁种铲毒行动,五年未发现大面积种植毒品原植物问题。

  

  记者:教育系统在学校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工作措施,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张俊喜:我们全面落实学校毒品预防教育领导机构和责任体系,建立“人人参与禁毒”的毒品预防教育责任制。大力推动毒品预防教育进课堂,探索毒品预防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深入开展毒品预防专题宣讲活动,在全区教育系统组织了“青春集结 无毒北疆”系列活动,1所高校建成自治区禁毒教育培训基地,8所高校成立了北疆禁毒志愿者服务队,每逢重要节点在校园开展禁毒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持续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工作合力,各地中小学积极建立包括学校教师、法治副校长和校外专家组在内的毒品预防教育师资力量,不断提高开展毒品预防教育的能力。
  
  记者:司法行政戒毒机关是如何实施科学戒治、发挥职能作用的?

  潘涛:近年来,自治区司法行政戒毒系统贯彻落实司法部戒毒管理局以强制隔离戒毒为主体,以戒毒康复和指导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工作布局,向内精益求精做好教育戒治工作,向外积极探索戒毒工作社会化延伸,主动融入禁毒和社会综合治理大局。

  以人为本、科学戒治,探索所内戒治新模式,形成了区域分设、专业戒治、医教并重、有效衔接的工作体系。履职尽责、放大优势,确保社戒社康获实效,不断丰富青少年禁毒宣传形式和载体,同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社会面累计建立了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91个,目前已帮扶社戒社康人员2753名,帮助解决就业扶持、戒毒医疗、社会救助、法律服务等方面的问题411个,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2次,受益者近1300人。积极探索,精准施策,着力提升戒毒康复能力,探索打造“一站式”指导服务的戒毒康复模式,实现提升吸毒人员就业率、降低未成年吸毒人员辍学率、降低戒毒人员再次违法犯罪率、降低吸毒人员复吸率等工作目标。
  
  记者:我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是如何有效开展对医疗机构使用麻醉、精神药品监管的?

  阿斯楞: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根据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将医疗机构“麻精药品”管理情况列入医院等级评审、合理用药考核、临床用药质量控制等工作的考核与评价中,督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麻精药品”使用管理。加强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培训,规范授予考核合格医师“麻精药品”处方权,持续提高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对“麻精药品”管理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定期联合公安、药监等部门开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监督管理专项检查,共同构建“麻精药品”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记者:请问药监部门在麻醉、精神药品监管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取得哪些成效?

  张德志: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履行麻醉、精神药品的监管职责,严防麻醉、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一是在持续加强日常监管的基础上,每年在全区组织开展麻醉、精神药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专项检查,确保药品的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二是全面强化社会共治,依托“6.26”禁毒日、“安全用药月”等活动,持续开展安全用药科普宣传。三是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重点环节的监管,持续筑牢麻醉、精神药品安全防线。自治区药监局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及宣传教育普及,引导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正确认识精神类药物,自觉避免药物滥用,预防药物成瘾,不断提升未成年人的风险意识和安全合理用药意识。
  
  记者:请问邮政管理部门在寄递渠道禁毒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董刚:我们强化同公安禁毒部门的沟通联络,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全面深入开展寄递渠道禁毒工作。一是与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联合推动快递园区禁毒工作站实体化运行,建立部门定期会商机制和政企互动机制。二是健全寄递渠道安全联合监管工作机制,逐步建强安全管理力量,深化寄递渠道涉毒犯罪联合查缉工作,不断推动寄递渠道禁毒工作取得新成效。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多渠道提升从业人员的禁毒意识和查堵辨识能力。我们将结合实际,持续做好禁毒工作站实体化运行,加强与公安禁毒部门的协作沟通,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情况通报、线索转递、联合执法等协作机制,着力提升寄递渠道禁毒工作联防联控水平和协同作战能力,严防毒品利用寄递渠道传播扩散。
责任编辑:郭晓旭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