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年3期
P. 40
SJDDJYB 党建聚焦
看,与基层干部群众座谈交流等方 常考核、任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围 身份、职务、工资及其他待遇不变,
式,定期不定期对第一书记工作情 绕“四项主要职责任务”完成情况, 并将第一书记经历作为基层工作经
况进行督促检查。2017 年下半年, 全面考核第一书记德、能、勤、绩、 历,对表现特别优秀的,在同等条件
按照自治区党委第 61 次常委会精 廉等情况。2017 年度,全区共有 下实行晋职晋级、职称评定、评先评
神,以旗县(市、区)为单位,对各级 2172 名第一书记被考核评定为“优 优、提拔使用“四个优先”政策,确
党组织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进行全 秀”等次。对派出单位的考核,与领 保他们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
面摸排,对照自治区脱贫攻坚暗访、 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一同进 为确保第一书记有效开展工
交叉检查和日常督查等发现的问 行,作为评价派出单位领导班子工 作,自治区扶贫办从扶贫资金中为
题,逐一筛查,重点查看干部人选是 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同时,将第一 派驻建档立卡贫困村的 2834 名第
否合格、驻村时间是否保证、帮扶工 书记的优秀等次提高到不低于 20% 一书记,每人安排专项扶贫经费 50
作是否扎实、日常管理是否到位、经 的比例,且不占派出单位名额。全 万元,扎实推进规划、项目、干部“三
费保障是否有力等问题,立行立改、 区有 607 名第一书记因工作成绩突 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工作。对派
举一反三。 出被上级党组织专项表彰奖励,有 驻到其他嘎查村的第一书记,由各
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对每月驻 446 名第一书记因工作成绩突出被 地财政和派出单位负责统筹安排每
村不足 20 个工作日的 219 名第一 提拔使用;对消极应付、群众满意 人每年不低于 1 万元的工作经费,
书记进行调整撤换;赤峰对态度不 率低、完不成工作任务、派驻村出现 确保让第一书记“有钱办事”。
端正、进村次数少、工作推进慢、成 “一票否决”项目的予以通报批评, 第一书记任职期间,参照机关
效不明显的 24 名第一书记进行诫 并取消第一书记和派出单位的年度 事业单位差旅费、伙食费、交通费等
勉谈话,指出问题,责令整改。各地 考核评先评优资格。 相关补助标准,由各派出单位给予
对作风漂浮、群众反响大的 274 名 重保障、送关爱,确保工作有 适当生活补助和交通补贴。对派往
第一书记进行通报批评,并责成派 实效 边境村等艰苦边远地区的第一书
出单位召回管理。兴安盟、巴彦淖 围绕真正用好第一书记,各级 记,由各派出单位和派驻村所在盟
尔等地严格第一书记日常签到和工 党组织积极创新服务载体,健全保 市、旗县(市、区)参照同类同级人员
作日志记录,通过电话抽查、现场督 障机制,确保让第一书记“身入”农 的地区性津贴标准,发放相应补助。
查、深入走访等方式,加强对第一书 村、“心入”群众,切实发挥好帮带作 各派出单位普遍定期安排第一书记
记到岗履职、工作作风、脱贫实绩等 用,“实打实”为派驻村解决难题。 进行体检,有的单位还为第一书记
情况的跟踪问效,切实防止出现管 全面培训提升素质。坚持“自 办理了任职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
理真空,确保第一书记在岗有为。 治区示范培训、盟市重点培训、旗县 险,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等
联动考核推进履职。各地按 (市、区)全员轮训”的三级联动培训 方面的实际困难。
照“谁选派谁考核”的原则,建立健 制度,定期为第一书记“加油充电”。 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坚持派出
全第一书记和派出单位联动考核办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会同自治区扶贫 单位与第一书记责任、项目、资金
法,形成“目标管理、民主测评、检查 办,每年举办两期第一书记抓党建 “三个捆绑”, 健全完善派出单位与
评价”三位一体的综合考核评价机 促脱贫攻坚示范培训班。各地紧紧 第一书记经常性沟通、每月分析研
制,充分发挥考核的“风向标”和“指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 究、每季度调研指导、重点难点问题
挥棒”作用。每年年底,由各级组织 发战略思想,采取县乡村党组织书 联合会诊等工作机制,切实把单位
部门牵头,扶贫办、农牧办等相关单 记和第一书记现身说法、学员交流 职能优势、资源优势用到精准帮扶
位配合,采取现场查看、查阅资料、 论坛、到贫困嘎查村现场学习等方 上。日常工作中,各派出单位充分
座谈了解、考核组评价、群众满意度 式,每年对第一书记进行为期 1 周 发挥“娘家人”“后勤部长”作用,立
测评等方式,对第一书记和派出单 的全员培训,切实推动广大第一书 足部门职能优势,从政策引导、资金
位进行联动考核。 记深化认识、明确任务、掌握方法、 支持、项目引进、信息咨询、科技推
对第一书记的考核,坚持注重 提升能力。 广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合力解决
实绩和群众公认原则,采取自我评 从优落实待遇保障。第一书记 派驻村存在的实际困难,为第一书
估、群众评议与组织考核相结合,日 下派的 2 年任职期间,在原单位的 记发挥作用奠定基础。■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