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园地

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内蒙古民间剪纸

2025年03月03日 11:25 来源:《实践》杂志2025年第3期 作者: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内蒙古民间剪纸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影响交融的产物,具有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经过长年累月的反复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表现方法。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通辽市开鲁县、兴安盟突泉县等地是多民族杂居、文化相互融合的地区。各民族的民间工艺互相融合,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浓郁的民间剪纸艺术。其作品给人纯真、质朴、清新的美感,显得旷达而浪漫。其在构思上别出心裁,带有极大的独创性。风格单纯质朴,古拙而健美,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内蒙古剪纸作品分为人物、动物、花鸟鱼虫、吉祥纹样等几大类。其中有各种形式多样的拉手娃娃、十二生肖、云尖尖和吉祥连续纹样等,最具特色的是带有“十”字符号的动物,“老鼠爬杆”,骑骆驼、骑马、扛枪等具有地域性生活特点的剪纸作品。近年来,内蒙古涌现出以刘静兰等为代表的技艺高超的剪纸艺术传承人,还有“草原剪纸四姐妹”等团体传承者。

  内蒙古民间剪纸中蕴含着蒙汉文化交融的历史和晋陕移民走西口的历史,对它的搜集、整理和保护是我们探讨研究北疆文化必不可少的工作。 
责任编辑:郭晓旭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