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园地

幸福之城 “幸福”在哪里

2024年06月04日 15:47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2023年11月24日,呼和浩特市成功入选“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省会及计划单列市)”。


  “二十多年前,我刚来呼和浩特的时候,感觉这座城市很小。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建设,呼和浩特变大变美了。看着自己生活的城市变得愈发便利舒适、美丽宜居,感觉幸福感满满!”在呼和浩特上大学,最后选择在这里安家落户的胡先生感慨万千。

  飞速发展的网络购物,让天南海北的物产“不产于青城,而必聚于青城”;遍布城区的“青城驿站”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2019年末,随着地铁试运营,呼和浩特成功跻身“有轨交通城市”……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不断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通过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举措将呼和浩特打造成为一座少年快乐、青年向往、老人安康的幸福之城。  

   

  政务服务:营造“拴心留人”的“软”环境
     
  呼和浩特市聚焦青年大学生和来呼工作人员两大群体,从来呼人员最关注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便民服务等方面入手,关注来呼人员的成就感、幸福感、归属感,提出四个方面18项举措,用心用情营造“拴心留人”的城市“软环境”。
  在和林格尔新区人才创新谷6号楼内,大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机器操作,这里就是北京匠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内蒙古数字经济产教融合基地。基地集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于一体,于2023年7月投入运营,已累计为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等院校完成6批次500人次学生的实训、100人次的教师培训。

  人才是第一资源。呼和浩特市从“试点、叠加、提级、放权”角度出发,量身定制支持政策,倾斜支持和林格尔新区人力资源建设,努力打造自治区一流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区。

  走进呼和浩特市保障性租赁住房丁香公寓,1000多个统一的精装修公寓中,冰箱、洗衣机、热水器、沙发、桌椅等设施一应俱全。有的丁香公寓还配有健身房、图书室、会客室等公共设施。

  今年23岁的刘鑫就住在丁香公寓。这里拎包入住,每月租金只要500多元。刘鑫说,他之前住在一个老旧小区,和好几个人合租,一个月要花600多元。如今,他不仅“住有所居”,还实现了“住有宜居”,这让他对呼和浩特有了更多亲切感和归属感。

  “来了就是呼市人。”呼和浩特市政务服务以民生领域政务服务事项为重点,推动实现社保卡申领、异地就医登记备案和结算、社保公积金转移接续、户口迁移、就业创业、婚姻登记、生育登记等服务事项全部“跨省通办”,不断提升便民窗口服务质效。同时,搭建多样化、人性化服务平台,旗县区建设“零工市场”,乡镇街道建设“青年之家”,社区设立流动人口服务站,打造“红石榴驿站”,为来呼流动人口提供就业创业、房屋租赁、子女入学、法律援助、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务,让来呼人员的认同感、归属感持续增强。

  民生实事: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呼和浩特市围绕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的“五宜”高品质城市,听民声、察民情、知民意,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扎扎实实的作风把“民生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

  “您现在还经常出现胃反酸、胃疼的情况吗?”“已经好很多了。”在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针灸中心,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针灸中心主任樊海龙正在为市民韩女士复诊。韩女士说,她患肠胃疾病已有二十多年,经同学介绍来呼和浩特市中医蒙医医院求医,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已有很大改善。“现在的就医条件好了很多,我们不用出远门就能看好病,真是太方便了。”韩女士说。

  近年来,呼和浩特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实施“双首”健康行动和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突破口,持续引进知名专家和团队,发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一项项具体举措,给首府市民带来了人人可感的变化。

  幸福既是病有所医,也是老有所养。家住赛罕区长乐宫附近的71岁的杨忠孝老人,是长乐宫社区为老服务餐厅的常客。“这里菜品可口、种类丰富、价格实惠,还能碰见老熟人。能和大伙儿一起吃,我感到特别开心。”杨忠孝告诉记者,“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对老年人越来越友好。”

  为积极探索和创新居家养老新模式,实现老年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全覆盖,打造“一刻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呼和浩特市先后制定出台了27个规范性政策文件,累计投资2亿元,全力推进市、区(旗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基本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目前,已建成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40个,运营社区为老餐厅81个,服务辐射周边30万老人。

  如今,“和谐宜居”正不断嵌入首府人民的幸福生活,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扩大,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消费体验感进一步提升……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全力做好城市建设“加减法”,把一项项惠民措施加入“民生清单”,让青城人民切切实实感受到了身边的“小确幸”。
     
  城市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成色
     
  呼和浩特市锚定打造城市品质显著提升的“美丽之城”,补短板、强基础,高品质规划、建设、管理城市,以城市“硬件”提升宜居水平,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民幸福感不断提档升级。

  在呼和浩特市最大的城市功能性疏林草地公园——小草公园,家住赛罕区的姜女士经常带着孩子来这里散步游玩。“满眼绿绿的草地植被,很有大自然的感觉。草坪可以散步,孩子也可以在草坪上玩耍,设计用心了。”姜女士说。

  2023年,呼和浩特市新建公园游园305个、城市绿道和健身步道235公里,总数分别达到912个、638公里。今年,呼和浩特市将修整完善城市碎片空间,开发提升群众家门口的公园游园200个、城市绿道200公里、节点绿化1000处,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4月的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花团锦簇、草长莺飞,坐落于公园B区的呼和浩特国际雕塑园内,出自名家之手的雕塑不时映入眼帘。“把这些优秀雕塑作品放进公园自然景观之中,也将文明之美、文化之美、艺术之美带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市民张春峰说。

  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北侧是新落成的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走进馆内,沉稳的氛围扑面而来。作为城市文化新地标,自开馆以来,这里迅速成为首府市民及游客的“打卡胜地”。

  呼和浩特市聚焦北疆文化交流互鉴的开放性特征,打造形成以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美术馆以及呼和浩特雕塑艺术馆为“龙头”,以国际雕塑园和草原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公园为“主干”的5.6公里“文化轴带”,提出打造北疆特色的博物馆之城、雕塑之城、艺术之城和现代文明之城的具体目标,更好满足首府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循着民声来,奔着民愿去。呼和浩特正在扎扎实实增进民生福祉,把群众所盼变成政府所干,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

  (实践全媒体记者 刘秉承)
责任编辑:郭晓旭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