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园地

雷锋精神的时代回响

2024年03月06日 16:50 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田鹏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以“雷锋”命名的雷锋精神穿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辽宁走向全中国,甚至全世界……凡60多年,不同时代、不同职业、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肤色,甚至不同信仰的人们,仍为雷锋故事所感动,为雷锋式人物所感怀,为雷锋精神所感染,让人们看到“雷锋有同志”“同志有雷锋”。这种尽人皆知的“雷锋现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视野中,探寻雷锋足迹,再听雷锋故事,反思雷锋精神,感知雷锋式人物,特别是在雷锋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中,把握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价值,在雷锋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中,把握雷锋精神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特殊地位,在雷锋精神与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的关系中,把握雷锋精神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下的特殊意义,不难发现,雷锋精神所折射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精华和思想情愫,因为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而充分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楷模和超越历史的永恒。

  在雷锋精神创造的中华文化纵深中,把握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特殊价值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都说雷锋精神的源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实,深入研究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起,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是雷锋精神的真正思想文化源泉。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它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演进的精神命脉。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一百多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进程中,既没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又没放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涵养雷锋精神的重要思想文化源泉,为雷锋精神创造、发展提供了强大文化纵深。

  中华儿女在数千年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实践中, 不断上演着“天下为公”“专门利人”的历史活剧,涌现出无数“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历史人物。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涵养着雷锋精神,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以及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孕育了雷锋精神。正是这一源头活水让雷锋精神生生不息、代代传承。

  恩格斯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这绝不是因为精神受到物质的纠缠而反映物质,而是因为精神反映物质从而成为改造物质世界的重要力量。雷锋精神作为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大纵深的独特精神力量,在积极驾驭和有效控制21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消极作用方面具有特殊价值。众所周知,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固然有很多不同,但资本都要追逐利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会产生双重影响。因此,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消解资本现代性的负面影响必然成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工作。强化法律、制度的刚性约束固然不可或缺,但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十分复杂的关系,有着作用与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因而精神文化对资本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发扬雷锋精神,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效地改善政商关系,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的亲清政商关系,实现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资本引发的市场失灵问题,从而规范和引导资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在雷锋精神实践的伟大征途上,把握雷锋精神在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特殊地位

  雷锋精神何以永恒,以何永恒,如何永恒,既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如果我们不是把“雷锋精神永恒”当作“直观的形式”来理解,而是当作“实践”来理解,那么雷锋精神只有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获得永恒。

  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鲜明的中国特色之一。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既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又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闪烁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雷锋精神,是“融民族传统美德、社会进步潮流、党的先进本色为一体的‘精神样本’”。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只是学他的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正是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合乎逻辑地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礡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新时代新征程新起点上,弘扬雷锋精神,需要将其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日常,化作经常,融入现实生产生活过程,并着力将其转化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生动实践,在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日用不觉、润物无声地转化成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让人们养成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良好习惯,让雷锋精神成为人生的伟大指南。

  在雷锋精神传播的广阔时空里,把握雷锋精神在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中的特殊意义

  雷锋平凡、雷锋故事平凡,雷锋精神伟大,伟大在站在人类道义的制高点上。

  马克思的职业选择,专注于人类的幸福。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从而让马克思站到人类真理制高点。其实,马克思的更伟大之处是站在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地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正是这种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马克思把个人的命运同人类的幸福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雷锋的一生,选择了为人民服务。60多年前雷锋在日记中深思:“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你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这些富含深刻哲理的人生叩问穿越时空依然滚烫发热,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振聋发聩,激荡起阵阵时代回响,引领我们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响亮应答。

  马克思和雷锋都站到了人类道义的制高点上,虽然这一道义制高点的创造始于他们人的个体,但却升华为人类文明的未来指向。如果说共产主义、世界大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总趋势,那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则正行进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上。雷锋精神因其对社会主义热爱、崇敬和信念,高度契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时代需要,呈现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从而成为矗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从这个意义上说,雷锋精神既属于中华民族,又属于整个人类,既具有中国意义,又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当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曲折起伏,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冷战思维阴魂不散,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人们不禁发出“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呐喊。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从未偏离过人类文明发展的轨道,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从根本上滋养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其强大的历史穿透力与文化感召力,为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和人类美好未来提供鲜明文明导向,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无比广阔的发展前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

  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未来指向性,为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注入精神动力。从“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到“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充分证明了雷锋精神蕴含着人类大爱的精神之基,闪烁着人间大德大爱的精神光芒,饱含着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和天下情怀。这种心怀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现代叙事,满足着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对大爱精神的需要。正是雷锋精神所展示的大爱情怀,在人类文明的新的十字路口,推动中华民族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成为人类发展的新方向,从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把“人民幸福”与“人类解放”统一起来,以“全球发展倡议”引领人类发展未来,以“全球安全倡议”破解人类安全赤字,以“全球文明倡议”点燃人类文明之光,为全球解决共同难题贡献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树立守正创新意识、弘扬立己达人精神、保持奋发有为姿态,既立足中国又胸怀世界,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真正为创造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解决世界现代化之问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总之,雷锋精神之所以伟大,因为她来自生活、来自平凡。唯其如此,学习、传承、弘扬、实践雷锋精神才不是生活小事,更不是生活琐事,而是以方寸之微,融天下之大的宏伟事业。作为时代精神和永恒精神,雷锋精神善莫大焉。

  【本文系沈阳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sysk2023-01-001的阶段性成果;沈阳市社科联2024年度英雄城市塑造专项课题(syyxcs202405)研究成果】

  (作者系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东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崔致瑄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