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园地

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扎实推进北疆文化建设

2024年02月20日 10:27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马桂英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了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是我们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内蒙古是中华文化发祥与发展的重要基地之一,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多元的文化样态。讲好内蒙古历史文化故事,扎实推进北疆文化建设,是我区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举措,不仅对我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文化强区有重大意义,对全国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中华民族认同也将产生深远影响。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扎实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根本遵循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有鲜明的文化自觉自信,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又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始终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的任务。内蒙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享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打响“北疆文化”品牌,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最根本的要求和最集中的体现。在北疆文化建设上,要始终捍卫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第二,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中强调“乌兰牧骑是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提出“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以“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作为优秀文艺作品的评判标准,正是这种人民文化观的鲜明体现。
  
  乌兰牧骑下乡演出。(和平 摄)
  
  第三,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根本做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即要把传统素材引入现代生活场景,把传统价值与新时代需要对接,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其关键在于要找到历史与现实的价值共识点、利益交汇点、情感共鸣点。确保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让悠久传承的中华文化始终散发时代魅力。
  
  赓续中华文脉是主要方向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个突出特征”。这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华文明的整体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而且清晰标注出中华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独特而重要的历史地位,用科学理论夯实了文化自信的历史根基。植根于内蒙古大地的北疆文化,在这“五个突出特性”上都有鲜明的体现。
  
  第一,以红山文化、大窑文化、阴山岩画为代表的早期中华文明,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诠释着内蒙古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内蒙古·红山玉龙沙湖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区(来源:中国旅游报)
  
  第二,北疆文化中分布广泛且富有生命力的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西辽河文化等文化形态,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都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典型的创新意义,从中能够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民族具有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
  
  第三,以长城、黄河资源为代表的丰富的中华民族标识景观,生动诠释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彰显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从北疆文化看我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更能体会入微,从内蒙古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看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更能增进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北堡乡境内的明长城。(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第四,北疆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生动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见证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胸怀。
  
  第五,以汉代昭君出塞,明代阿拉坦汗筑归化城,清代“大盛魁”旅蒙商、走西口、闯关东等文化交流模式为代表,诠释着中华文明的和平性,见证了中华民族通过“修文德以来之”促进文化认同,进而建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众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穿插在内蒙古广袤大地上,影响深远,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打响“北疆文化”品牌,必须毫不动摇坚持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明、增进文化认同的主要方向。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是实践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包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代化。扎实推进北疆文化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必须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继续坚持和巩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第一,推动文化活化。对于内蒙古来说,打响“北疆文化”品牌意味着必须坚持推动文化“双创”,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地气、传得开的表现方式演绎精彩内容。近年来,我区文化保护和传承有序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取得多项重要成就。我区拥有两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一项世界文化遗产,一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9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45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2人,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1087人。我区文化资源丰富,但仍需运用各种途径方式不断活化,使之融入当代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内蒙古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来源:视觉中国)
  
  第二,注重文化品牌效应。聚焦北疆文化形式丰富的多样性特征,自治区12盟市纷纷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节,努力讲好北疆文化故事,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使其成为区域文化的金字招牌。要加强融媒体传播和新技术运用,把北疆文化的精神标识立起来、传出去。
  
  第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北疆文化建设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蒙古实践,打响这一文化品牌任重道远、意义重大。这需要我们,一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牢牢把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主线索,把握共同性不断增长的历史规律。二要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望相助”理念,把这一理念贯穿到讲好北疆文化的全过程、各方面。三要把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区量身定制的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贯通起来,在中华文明整体发展脉络中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带领内蒙古各族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四要抓好有形有感有效的文化路径建设,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在全区历史文化教育、公共文化展览、标志性建筑和旅游景观陈列之中,让北疆文化持续输出一张张亮眼名片。
  
  (作者系内蒙古党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张姝玥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