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管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园地

3000万吨的通关密码

2023年11月21日 11:14 来源:实践杂志社 作者:

  01
  
  甘其毛都,是蒙古语,是“一棵树”的意思。
  
  甘其毛都口岸,位于内蒙古的中部,蒙古国对我国出口的煤炭,有一半以上经此通关,西至甘肃酒泉、东到河北唐山,供应北方大部分地区。
  
  11月12日,据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消息:截至10日,甘其毛都口岸今年累计完成进出口货运量3144.56万吨,单日、单月过货量全部刷新开关以来最高纪录,通关过货量继续领跑全国陆路口岸。

图片来源:甘其毛都边检
  
  时间回到34年前,作为中蒙边境贸易的临时过货点,人们形象地讲,甘其毛都口岸当时不过是“两顶蒙古包”,出口的是米面白糖,进口的是毛皮产品。
  
  从“一条街一盏灯、一个喇叭全城听”到“一排车千吨煤、全国货运量居首位”,3000多万吨的通关密码是什么? 
  
  02
  
  从7天到10秒。
  
  口岸通关进入“读秒时代”。
  
  一辆车十几秒就能完成通关;一名司机,从入境扫描信息到通过闸口、完成卫生检疫,同样只需十几秒。从甘其毛都口岸出入境的人们,无不赞叹这里的“丝滑边检”。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但在2018年以前,这样的速度,几乎不可想象。
  
  “那时候,要‘先入境、后报关’,货运车要经过人工查验入境,再到海关去办理货物暂存、申报、缴税、查验、放行等手续,实货放行短则三五天,长则一星期。”在甘其毛都口岸从事煤炭进口贸易18年的张涛说。
  
  发展边贸经济,效率就是黄金。
  
  通关速度上不去,生意便会“绕道走”。
  
  面对“通关难”问题,甘其毛都边检站首先自挖潜力。
  
  从加强一线人员岗位素质培训到增设执勤点位、推动机关警力下沉,基层一线警力投入较去年增加50%;
  
  从规范执法执勤、通关管理秩序到加快通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原煤专用通道、“七进七出”货运通道等;
  
  从延长开关时间到推出24小时在线服务区。
  
  ……
  
  从7天、3分钟到1分钟,再到十几秒,甘其毛都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边检速度的提升,直接带动了外贸产业。
  
  300万吨、800万吨、1000万吨、2000万吨……从2008年到2019年,该口岸过货量年均增长47.3%,被称为“甘其毛都速度”。 
  
  03
  
  从人工到智能
  
  11月12日,在甘其毛都口岸“12进7出”智能卡口,一辆辆满载煤炭和铜精矿的货运车依次入关。
  
  2018年11月16日上线运行的“智能卡口”,能自动读取车辆挡风玻璃上的RFID电子车牌,车辆及货物信息经云系统核实确认无误后,卡口自动抬杆放行,全程不过十几秒。
  
 
 
图片来源:内蒙古日报
  
  然而,过去货检却是靠“人工翻检、眼看手摸”,不仅耗费大量时间、人力,还很容易出现疏漏。
  
  在口岸人流、物流、车流节节攀升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边检服务水平的弯道超越?
  
  前不久,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提出,要统筹推进“智慧口岸”、“数字国门”试点建设,提升口岸通关保障能力。
  
  智慧口岸建设,是甘其毛都口岸打开过货量节节攀升之门的“金钥匙”。
  
  率先在全国现役边检机关推出智能验讫章柜系统,实现验讫章出柜入柜计算机记录;
  
  率先推出运煤车辆GPS定位系统,实现对所有通行口岸运煤车辆全程监控;
  
  率先启动测试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将无人驾驶技术应用于陆路跨境运输场景。
  
  ……
  
  今年10月9日启用的智慧管控中心,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从入境到出境,543路摄像监控对通道全面覆盖,可以快速识别蒙古国车牌、烟火、车辆异常停留等事件,进一步保障了通关过货的高效运行。
  
  30多年来,甘其毛都口岸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876亿吨,贸易总额2262亿元,为国家创海关税收334.6亿元,口岸货运量和贸易额均占内蒙古对蒙贸易的1/3以上。 
  
  04
  
  从站桩式到走上前。
  
  通关速度快了,查验手段更智能了,但不意味着边检服务就因此少了“人情味”。
  
  在甘其毛都口岸,让往来客商欣慰点赞的,远不止从“车等人”到“人等车”的变化。
  
  甘其毛都地区属于荒漠草原气候,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冰、春秋两季满身土,是一线民警的真实“妆容”。
  
图片来源:甘其毛都边检
  
  一年365天,他们日均执勤时间近12个小时,人均查验车辆200余辆次,每人日均步数达1.5万步。
  
  常年累月的超负荷步走,不停地钻车头、爬车底,使他们不同程度患有腰肌劳损等疾病。
  
  但当有突发情况时,他们总是第一个冲上前。
  
  蒙古国司机不慎摔伤,一线民警协助救援,甘其毛都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第一时间联系当地医院,并开通“绿色通道”为受伤司机办理通关手续。
  
  客商的卡车在蒙古国发生侧翻,需要派车头和司机前往救助。值班民警第一时间帮忙找到拥有国际道路运输资质的司机,并迅速完成相关备案通关手续,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提升口岸通关效能,离不开边检服务水平这个“铺路石”和“搭线桥”。
  
  积极回应涉外运输企业通关需求;
  
  研究出台司机和车辆备案在线即时办、果蔬等农副产品预约通关等10余项便利化举措;
  
  通过企业提前备案、预约快捷通关、专区候检引导等措施,进一步优化流程手续、降低企业成本……
  
  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甘其毛都先后顺利引进40多家企业,形成跨境运输、矿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电力外送等优势产业,吸引2万多人到此扎根、生活。
  
  当地群众感慨地说,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如春雨一般,来得及时,下得宝贵,使“一棵树”长得更茂。 
  
图片来源:甘其毛都边检
  
  05
  
  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助力经济发展的枢纽。
  
  11月9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郑宏范表示,“要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在东线以满洲里口岸为节点,在中线以二连浩特口岸为节点,构建起内连京津冀、外接俄蒙至欧洲的开放大通道。”
  
  拥有20个对外开放口岸的内蒙古,因口岸而生、循口岸而行、依口岸而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间,甘其毛都口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生花”。
  
  面向未来,更要落好“口岸开放”这枚子,下好“对外开放”整盘棋。
  
  秉天时,把握内蒙古口岸经济多重发展机遇;
  
  得地利,利用好“北邻俄蒙”的区位优势;
  
  应人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彼此往来源远流长。
  
  “一棵树”参天高,千丈林叠翠。
  
  乘着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东风,牢牢把握“五大任务”,加快推动“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内蒙古对外开放定再上新高度。
责任编辑:崔致瑄

敬请关注实践融媒体平台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思想理论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党的教育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

《实践(蒙文版)》2021年第12期

往期期刊

请选择往期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