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党员干部推动工作的有效方法和必备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集合众智提出解决办法,努力使对策建议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这就要求我们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把调查研究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贯穿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端正思想态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人情,‘身入’更要‘心至’,要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样的态度,就是开展调查研究正确的态度。一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二是带着感情。怀着对人民群众的炽热感情,多到工厂问生产、摸实情,多到田间地头观农时、察农事,多到百姓家里问民需、解民忧,努力让自己身上多一些“泥土芳香”。三是秉持认真。把“认真”的态度贯穿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求取得实效,调有所得、研有所获。
做足“战前”准备。就调查研究而言,精心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是取到“真经”的前提,包括调查研究确定的时间、地点、人员、主题、目的、范围、对象、方式、预期成效等,重点围绕了解哪些情况、总结哪些经验、解决哪些问题等拟出调研提纲,并做好相关知识储备,带上必要的辅助工具及材料。制定方案时,特别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选题要精准。要重点聚焦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突出问题、相关领域长期存在的“老大难”问题、一些新出现的苗头性问题等,确保调研选题既通“天线”又接“地气”。选题方向定了,还要把调研任务细化,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二是调研对象要有足够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既要到富裕地区,也要到落后地方;既要到先进地区,也要到问题集中、矛盾突出、事情棘手的地方;既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既要听“直言直语”,也要领会“弦外之音”。
讲究方式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调研方法的运用,他认为调研是“一项讲究方法的艺术”,诸如开座谈会、参观学习、走村串户、发放问卷、请教专家等。调查研究应以管用见效为度,合理选择方式方法。一是传统方法不能丢。既可利用座谈会、一对一访谈、体验式调研等传统手段搞好精准化调研,也可通过查询文献、跨部门联合调研、委托和延伸调研、专家咨询等途径开展专业化调研;既可通过实地调查、征求意见、民主恳谈、现场办公等方式进行蹲点调研,也可依托案例分析、信访办理、试点先行等形式进行解剖式调研。二是现代手段要跟上。当前,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已成为趋势。线上调研具有快捷高效的优势,与线下实地调研的真切感受相结合,两者相互印证和补充,有助于提高调研的覆盖面、精准度、实效性。三是形式要简化。在保证调研内容不缩水的前提下,一方面精简程序,有问题直奔现场、直插一线,尽可能不开会、不听汇报,不当“二传手”;另一方面精简陪同,人员少而精、场面小而实,厉行节约、低调出行,不给基层增负担、不给调研对象添麻烦。
坚持深化拓展。调查研究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需要进一步深化拓展,让调查研究的“甜味”点点滴滴沁人心田,成为广大党员干部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最终努力实现调查研究从零散到系统、从表象到实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跃升。一是在好习惯养成上深化拓展。既然调查研究有这么好的作用和功效,我们就应该把这种好习惯坚持下来,千万不能搞成一场活动,主题教育一结束就“鸣金收兵”。广大党员干部要让调查研究成为一种习惯和自觉,成为看家本领,成为必要决策程序,成为破解难题、应对挑战的必备法宝,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建立调研规划制度、联系点制度、奖惩制度、督查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在成果转化运用上深化拓展。要做好“后半篇文章”,真正发挥以研资政、以研辅政的重要作用。对那些指导性、操作性强的意见建议,要从快转化、从快落实,尽快变成决策部署,坚决予以贯彻执行;对那些不成熟的调研成果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查漏补缺、丰富完善;对那些调研总结形成的先进典型经验要加大宣传、及时推广。坚持“我的调研我负责、我的成果我盯办”,加强对调研成果的跟踪问效。同时,要建立健全反馈机制,不间断地进行回访,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标尺,进一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改进工作。还要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能解决“一件事”而推广到解决“一类事”,把成果“吃干榨尽”。三是在示范带头上深化拓展。领导干部要在抓实前期统筹安排、中期督促推动、后期转化运用等关键节点亲力亲为,报告最好是亲自撰写,成果转化也要盯住推动,从而形成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浓厚氛围。
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端正调查研究的态度,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到一线去。要强化问题导向,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展开调研,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涉及公安工作长远发展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以及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等,要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要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辅助等工具开展社情、警情、案情、舆情分析研究。公安机关主要领导要以上率下、作出示范,在抓好本地区公安机关和本部门警种调查研究推动落实的同时,带领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做好分管领域和单位的调查研究工作,以扎实的举措和成效,凝聚起大型调查研究的共识和力量。要坚持和完善全流程调查研究制度,统筹当前和长远,不断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这样日积月累、聚沙成塔,必将使通过调研出台的各项法治化政策更接地气,公安形象得以进一步提升。
“一万年还是要进行调查研究。”我们要善于不断重新学习,善于不断开展新的调查研究,把这个“看家本领”掌握好,用活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以等不得、慢不得的紧迫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用俯身躬行的脚力、见微知著的眼力、虚怀若谷的听力、文以载道的笔力,汇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伟力。